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静物

作者 : A·S·拜厄特

世界文学泰斗、布克奖得主拜厄特经典代表作“成长四部曲”第二部,中文版初次面世。(四部曲分别为《花园中的少女》《静物》《巴别塔》《吹口哨的女人》)1950年代的英国,一对出身于知识精英家庭的姐妹,步入了人生的新阶段:婚后,姐姐斯蒂芬妮的世界越来越狭小:充斥着丈夫的疲惫牢骚、婆婆的刻薄刁难、铺天盖地的婴儿尿片,却容不下一册心爱的华兹华斯诗集。她成了“妈妈”“奥顿太太”……却丢失了“斯蒂芬妮”。进入 大学后,妹妹弗雷德丽卡的生活越来越广阔:从巴黎到剑桥,从凡·高到莎士比亚,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穿越荣耀与羞辱,直抵未知之境。她战栗着,享受着,渴望着,精力充沛,绝不停歇。◆拜厄特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简直出神入化。在探索人物性格时,拜厄特的手术刀总是坚定而温柔的。她是一位满怀爱意的外科医生。——诺贝尔奖得主 托妮·莫里森◆不可思议,非同寻常,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形态各异的人物、丰富绮丽的语言。一部深刻之作,满溢着微笑与泪水,它将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布克奖得主 爱丽丝·默多克◆弗雷德丽卡聪明、易怒、聒噪,却令人钦佩。她的形象栩栩如生。我深信,只有非常优秀的小说才能唤起我对她的理解,而且她所有脆弱的愚蠢和错误判断,我也都曾经历过。——《独立报》◆拜厄特赋予万物的生动之光让我一次又一次地爱上了语言。她对色彩的描绘让我激动到战栗。——《独立报》◆拜厄特重新定义了英国小说的高度!——世界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拜厄特是一位出色的作家,无论书写什么主题,都能不断地吸引我们。——《泰晤士报》◆我比拜厄特笔下的人物年轻不到10岁,我也生活在这些矛盾之中。——《7th Decade Thoughts》◆拜厄特的小说深刻、丰富、令人信服。几乎所有的角色都是有缺陷的,有些角色尤其如此,弱点暴露无遗。书中的悲剧因为其可怕的平庸而更加辛酸。——《complete review》

最近更新 2021-02-02

源氏物语

作者 : 紫式部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至今未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一○○一年至一○○八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源氏物语》产生的时代,是藤原道长执政下平安王朝贵族社会全盛时期。这个时期,平安京的上层贵族恣意享乐,表面上一派太平盛世,实际上却充满着极其复杂而尖锐的矛盾。《源氏物语》正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贵族社会的腐败政治和淫逸生活,以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面貌和特征。《源氏物语》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故事涉及三代,经历七十余年,其中主要是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乃至宫廷侍女、平民百姓。作者深入探索了不同人物的丰富多彩的性格特色和曲折复杂的内心世界,描写得细致入微,使其各具有鲜明个性,富有艺术感染力。《源氏物语》开辟了日本物语文学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最近更新 2019-11-21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作者 : 欧·亨利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是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风靡百年的佳作精选。欧·亨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在他生后留下了一大批非常优秀、内容与风格都非常独特的作品,可称之为是短篇小说精品中的精品。他以幽默的手法化解笔下人物的悲情,用“含泪微笑”嘲讽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他善于捕捉细微的生活场景,描述人物的喜怒哀乐。其笔下的小市民、商人、强盗、警察、流浪汉等人物,无不栩栩如生。

最近更新 2023-11-30

维纳斯的诞生·佛罗伦萨的爱与死

作者 : 莎拉·杜楠特

《纽约时报》畅销小说:一个身上纹着毒蛇与男像的修女娓娓道来的自白书,梅第奇的私生女、恋童者的妻子,娈童的妹妹,与婚姻作交易换来的与天才画家的爱情……本书的背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群星闪耀,奇才辈出。物欲横流,宗教极端。一个身上纹着毒蛇与男像的修女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这部小说便是这位修女的自白书。一个追求艺术与自由的女孩遭遇了不幸的婚姻――丈夫是个恋童者,而自己的哥哥正是这个娈童。女孩本来就是统治者美第奇的私生女,而她自己的女儿又是她所钟爱的画家的私生女……书名借喻的是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

最近更新 2019-11-21

搏击俱乐部

作者 : 恰克·帕拉尼克

一个美国年轻白领为了克服自己的失眠症,参加了许多心理治疗小组,却没有丝毫改善,直到他遇见泰勒•德顿,一个充满野性的肥皂制造商。为了应对生活的空虚,他俩建立了一个地下组织——搏击俱乐部,宣泄朝九晚五工作的压抑与无奈,谁知这个组织得到了年轻人的热烈欢迎,以异乎寻常的势头发展开来。年轻白领发现这个自己一手创建的组织已经非常难以控制,泰勒•德顿的身份也很令人怀疑,他必须要采取行动……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尤利西斯

作者 : 乔伊斯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乔伊斯选择这一天来描写,是因为这一天是他和他的妻子诺拉·巴纳克尔(Nora Barnacle)首次约会的日子。小说的题目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拉丁名为尤利西斯),而《尤利西斯》的章节和内容也经常表现出和荷马史诗《奥德赛》内容的平行对应关系。利奥波德·布卢姆是奥德修斯现代的反英雄的翻版,他的妻子摩莉·布卢姆(Molly Bloom)则对应了奥德修斯的妻子帕涅罗佩(Penelope),青年学生斯蒂芬·迪达勒斯(Stephen Dedalus,也是乔伊斯早期作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主人公,以乔伊斯本人为原型)对应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玛科斯(Telemachus)。乔伊斯将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同时刻画了他不忠诚的妻子摩莉以及斯蒂芬寻找精神上的父亲的心理。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并被誉为20世纪一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每年的6月16日已经被纪念为布卢姆日。

最近更新 2019-11-21

山茶文具店

作者 : 小川糸

★日本全国700多家书店店员投票选出的最想卖的书! 2016、2017连续两年获日本“书店大奖”重推!★日本畅销作家小川糸备受好评暖心之作。16封手写书信,掀起“书信时代”怀旧风潮。★一封封有温度的信,一个个有故事的人生。执笔写下说不出的话,与思念之人见字如面★随书附带精美手绘镰仓游览导图在镰仓,有一家帮人代笔的文具店,每代店主均由女性担任,只要有委托便会接受,即使是餐厅的菜单也会帮忙。不知不觉间,雨宫鸠子成为了第11代传人,而与外祖母之间的误会,以及开始独自一人活在世上的恐惧,使她充满迷茫。给死去宠物的吊唁信、宣布离婚的公告信、拒绝借钱的回绝信、写给挚友的分手信……一封封代笔信是客人们的写实生活,也是一节节人生的课堂。

最近更新 2021-06-13

远大前程

作者 : 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英国十九世纪文豪。《远大前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孤儿匹普从小由姐姐抚养,受雇于贵族郝薇香,并且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一心想成为上等人。他小时候好心搭救的一名逃犯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巧妙安排他去伦敦接受上等教育,进入上流社会。然而命运并不与匹普的希望接轨:艾丝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遗产充公,匹普的远大前程转眼化为泡影。整部小说情节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希望由萌生而至幻灭的过程唤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不少西方评论家将其推崇为狄更斯最出色的作品。《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较晚期的作品。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认识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这部作品原题名是Great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笔遗产,中国把它译成远大前程。这个译名给读者一种印象,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有远大前程的。而事实上,这个远大前程是带讽刺意义的,应该说这部作品的主题决非仅仅是写孤儿皮普想当上等人的理想幻灭的故事,如果这样理解,就领会错了狄更斯创作这部作品的意义。皮普生活在姐姐家里,生活艰苦,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像姐夫一样的铁匠,他没有想当上等人。后来他之所以想当上等人是因为环境的改变。狄更斯的哲学思想之一是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可以造就成不同的人。皮普的整个发展过程是符合一般人性理论的。这部作品并非任意写出,而是以狄更斯以前的十多部作品为基础,是他思想的总结。狄更斯把自己的人生观、哲学和道德的思想都总结到了这部创作之中。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佐贺的超级阿嬷

作者 : 岛田洋七

因为无力扶养,母亲将年仅八岁的昭广寄养到佐贺乡下的外婆家,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一间破烂茅屋!在那物质匮乏的日子里,乐观的外婆却总有神奇的办法让生活过下去,始终让家里洋溢着笑声和温暖……2005年,深受感动的读者,自动发起一人一万日圆募集一亿日圆的拍摄资金活动,把《佐贺的超级阿嬷》搬上荧幕,成为电影史上最感人的事件之一。电影公演后,被誉为近年来最感动人心的电影。

最近更新 2019-11-21

偷书贼

作者 : 马克斯·朱萨克

1939年的德国,9岁的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被迫送往慕尼黑远郊的寄养家庭。6岁的弟弟不幸死在了路途中。在冷清的葬礼后,莉赛尔意外得到她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这将是14本给她带来无限安慰的书之一。她是个孤苦的孩子,父亲被打上了共产主义者的烙印,被纳粹带走了;母亲随后也失踪了。在弹奏手风琴的养父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尽管生活艰苦,她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更难以抗拒的东西——书。她忍不住开始偷书。莉赛尔,这个被死神称为偷书贼的可怜女孩,在战乱的德国努力地生存着,并不可思议地帮助了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这是个讲述书是如何振奋灵魂的令人难忘的故事。

最近更新 2019-11-21

告别圆舞曲

作者 : 米兰·昆德拉

《告别圆舞曲》曾荣获意大利最佳外国文学奖,是米兰·昆德拉重要的小说代表作,于1969-1970年间在波希米亚完成。该作品构思巧妙,极富黑色幽默风格,是公认的当代文学杰作,在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小说以苏联入侵布拉格为政治背景,通过小号手、美国商人、疗养院护士和获释囚徒等8个人物反复曲折的爱情故事,在哲学层面深刻探讨了诸多人生繁杂矛盾的困境和难题。《告别圆舞曲》一书中,作者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配在地球上生存吗?难道不应当“把地球从人类的魔爪下解救出来”吗?将格外重的问题和格外轻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这是作者一直以来的野心。这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野心。形式之轻和主题之重的结合揭示了我们人间这种种戏剧毫无意义,到了可怕的地步。

最近更新 2019-11-21

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 : 毛姆

本书取材自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一个生活安定的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却突然抛妻弃子,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这本书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的思考,关于南太平洋小岛风情的描写也引人向往。该书可与高更绘画作品对照阅读。

最近更新 2019-11-21

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 : 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鲁滨逊漂流记》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种种经历;第三部分则是写他离开荒岛之后的事情。我们现在出版的这本书是第二部分,这展现了鲁滨逊这个人物的所有特征是全书的精华。小说塑造了鲁滨逊这个人物,他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希望他继承家业,但他不安于现状,海外的新世界像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诱惑着他,他雄心勃勃,决心舍弃安逸舒适的平庸生活出海远航。第一次出海他几乎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28年的孤岛生活阻止不了他的继续冒险。这种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表现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现状,要开拓世界、占有世界的欲望。

最近更新 2019-11-21

简·爱

作者 :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自幼父母双亡,投靠冷酷的舅母,但舅母无情地抛弃了她。她在一所慈善学校做了六年的学生和两年的教师。十八岁时,简·爱受聘到桑菲尔德府学当家庭教师,认识了主人罗切斯特。两人都被对方独特的气质和丰富的感情所吸引,于是不顾身份和地位的巨大差距深深相爱了。正当他们举行婚礼时,有人证明罗切斯特的前妻还活着。简·爱知道他们不可能有平等的婚姻,于是选择了离开。后来,简·爱意外遇见了她的表兄妹们,并从叔叔那里继承了一笔遗产。但她无法抵御对罗切斯特的刻骨思念,于是便回到了已经失去了财富、身体也遭到火灾严重摧残的罗切斯特身边,毅然跟他结婚。在爱的沐浴下,罗切斯特找回了幸福和健康。

最近更新 2019-11-21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 : 劳伦斯

《查泰夫人的情人》讲的是,康妮(康斯坦斯的爱称)嫁给了贵族地主查泰莱为妻,但不久他便在战争中负伤,腰部以下终身瘫痪。在老家中,二人的生活虽无忧无虑,但却死气沉沉。庄园里的猎场狩猎人重新燃起康妮的爱情之火及对生活的渴望,她经常悄悄来到他的小屋幽会,尽情享受原始的、充满激情的性生活。康妮怀孕了,为掩人耳目到威尼斯度假。这时狩猎人尚未离婚的妻子突然回来,暴露了他们之间的私情。巨大的社会差距迫使康妮为能生下孩子而先下嫁他人,只能让狩猎人默默地等待孩子降生。

最近更新 2019-11-21

冬天的恶魔

作者 : 莉莎·克莱佩

《冬天的恶魔》(The Devil in Winter)是莉莎·克莱佩所著的浪漫情爱情小说“壁花系列”(Wall Flower Series)之一。“壁花系列”是关于四名同病相怜的大龄“剩女”绞尽脑汁要把自己体面地嫁出去的故事,不过场景为十九世纪的伦敦。最害羞的“壁花”伊万杰琳独自上圣·文森特男爵家提出结婚的要求。她想逃离寡廉鲜耻的亲戚去陪父亲走完生命最后一程,而浪荡的圣·文森特正需要她即将继承的大笔遗产来纾解窘困的财务状况。可是伊万杰琳有一个条件:新婚之夜后,两人不可再度同床,因为她不愿像别的女人一样对他投怀送抱,心碎以终。这意味着圣·文森特必须使出浑身解数诱惑她,或干脆交出自己的心,向真爱投诚……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3/76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