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宋辽金夏时期的地名 第六节 宋代有关地名的著作及地名探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造纸业的兴盛,为两宋时期的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宋人的著述中,地方志占有很大比重。不管是全国性的总志或地方性的州、县等志都超过以前各代。就总志而言,比较著名的就有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王存的《元丰九域志》、欧阳忞的《舆地广记》和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祝穆的《方舆胜览》等等,其中乐史的作品长达200卷,所记地名之多也非其他作品所能相比。这本书所记内容除了包括中原与边疆地区外,还远到今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甚至更远的地方。书中还加入一些人物传记等,内容比较庞杂。但也包括了唐代甚至更早的一些古地志中的一些佚文,这是十分可贵的。可惜这本书在流传过程中丢失了八卷,清代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从日本枫山官库中所藏的宋刻本《太平寰宇记》残本中辑回所佚的五卷半,仍未补成足本。当然这本书以地名之多为其特点,但作者对地名研究则比较肤浅,甚至有不少讹误。例如北宋海州下注东海郡,东海郡本来虚有其名,宋代并无郡的区划,可是乐史却把这虚名和汉代的东海郡混在一起。汉代东海郡治为郯〔tan谈〕,在今山东省郯城县附近,隋代郯县属于下邳〔pi批〕郡,下邳郡东面才是东海郡(郡治为朐山,今连云港市内的旧海州城)。唐代撤消了郯县,地属泗州,东面的东海郡改称海州,以朐山为州治。到了北宋,原郯县地属京东东路,以朐山为治所的海州则属淮南东路,可是乐史却无视这些历史事实,把历史上一些郯人(例如萧望之、王肃、何无忌、徐勉)的籍贯都挪在海州,未免张冠李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