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宋辽金夏时期的地名 第五节 金、南宋的路与西夏、大理的政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金的地方政区基本上采用宋制。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分为中都、上京、东京、北京、西京、南京、大名府、河北东、河北西、临潢府、咸平、河东南、河东北、京兆府、鄜延、庆原、凤翔、临洮、山南东、山南西等20路。此外,上京路所辖的曷〔he合〕懒、蒲与以及东京路所辖的婆速、曷苏馆等都是根据其原有的部族而设立,是特殊的类型,与一般的路有所不同。

金的统治阶级加给各族人民的负担是比较繁重的,但有些工作却也有功于后世。以今北京地区而言,修通闸河,发展水运,升潞县为通州,使之成为水运上的重要城市。又如兴修了广利桥(今卢沟桥),到元代成为西方人为之惊叹的马可·波罗桥。此外如大宁宫与香山寺的兴建,以及仰山(今妙峰山)的开辟,也都有益于后世,此外在金代也有了南苑的名称。

南宋政权继北宋后,偏居临安(今杭州),其政区基本沿袭北宋。《宋史·地理志》说:“其所存者两浙(两浙东、两浙西),两淮(淮南东、淮南西),江东、西(江南东、江南西),湖南、北(荆湖南、荆湖北),西(“西”当为“四”之误)蜀(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广东、广西十五路而已。”当时京西南路仅北部失去一部分,且路的中心襄阳府仍在,利州路也曾分为东、西二路(曾分合多次),所以又有南宋为十七路之说。北宋时以转运使(漕司)的驻地为路的治所,南宋则改以安抚使(帅司)的驻地作为路治。这也与适应当时的战争环境有关。此外,还应说明的是,《宋史·地理志》在州名下除了记有上、中、下等表示等级外,还加上郡名,例如潭州下有长沙郡,广州下有南海郡,实际宋代并无郡级的区划,郡不过是州的别称或雅称而已。宋人所编写的地方志有的也不用州名而用这一别称。同样把州的长官称为郡太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