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三国南北朝间的地名 第八节 裴秀地图与郦道元《水经注》中的地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一时期的地名记载与研究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最值得称道的有:

(1)西晋时裴秀所编制的《禹贡地域图》。裴秀总结了地图绘制的工作经验,提出六项制图原则(即制图六体)。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编制了《禹贡地域图》。《晋书》记载地图内容时说:“今上考禹贡山海川流,原陂〔xibei习杯〕泽,古之九州,及今之十六州郡国,县邑疆界乡陬〔zou邹〕,及古国盟会旧名,水陆径路,为地图十八篇。”(《晋书·裴秀传》)这可以说是包括许多古今地名的一本历史地图集。此外他还根据旧天下大图缩绘成比例尺约1:1500000的“地形方丈图”,使“王者可以不下堂而知四方也”(虞世南《北堂书钞》)。这幅图所依据的旧天下大图也有可能是裴秀所得蜀、吴等地的地图拼凑而成,据说是用缣80匹绘成,其图幅之大及所记地名之多,应该说是空前的。可惜这些图都未保存下来。裴秀担任朝廷要职,政务极忙,这些工作可能具体由他的助手京相璠〔fan凡〕承担。他除编制地图外,还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地名辞典《春秋地名》(或《春秋土地名》),该书对春秋地名的渊源作了不少客观解释,简明扼要,惜已失传,但仍可以从《春秋释例》及《水经注》等著述中窥其概貌。如《水经注》引录的“华泉,地名,即华不注山下泉水也”,即为典型释例之一。后来清人王谟从各书中辑录了数十条,收入其所编的《汉唐地理书钞》中。

(2)郦道元的《水经注》。郦道元,北魏时人。他父祖辈都在朝中担任要职,他曾随魏帝北巡。利用从政机会,得以“访渎搜渠”(即调查大小河流的意思)。因为他办事公正,不畏权势,遭到权贵们的忌恨,后来被派往不安定的地区工作,途中不幸遇害。郦道元热爱大自然,赞赏前人所说:“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所以决心补充前人桑钦所著《水经》的不足,因而撰写出他的不朽作品《水经注》一书。这本书不仅包括北魏范围内的大小水系,并且也叙述了南朝境域内的一些河流,远到今天的海南省,从中也反映出他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