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 第二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波·扬·伊万诺维奇教授是个挺有意思的人物,身高六英尺,体重不下二百五十磅,蓄着一部令中国学生们肃然起敬的大胡子。

季伯舜记得,这位教授给他们中国同学头一次上课,讲的头一句话是:“我是个庞然大物,坐在我面前,你们不感到渺小吗?”

同学们都笑了,教授却不笑,高扬着硕大的脑袋,翘着那部好胡子,用粗大的指节敲打着桌面,严肃地说:“我叫波鲁扬·扬·伊万诺维奇,这名字很难记,是不是?你们就叫我庞然大物伊万好了!庞然大物是你们中国成语,很好记,对么?在我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你们不要感到渺小。你们中国历史是伟大的,中国革命是伟大的,所以,你们是伟大的!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成功,要依赖中国革命的成功,世界革命的成功,所以,你们是伟大的……”

季伯舜一下子就对伊万诺维奇产生了非凡的好感,伊万诺维奇的话音一落,就和同学们极感动、极热烈地鼓起掌来。

令人感动的不仅仅是波鲁扬·扬·伊万诺维奇教授一人。在1926年那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整座中山大学,整个莫斯科都令季伯舜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大为感动。革命已经成功的社会主义苏联,对革命尚未成功的中国,对来自中国的一批批年轻的革命者们,敞开了自己热烈的胸怀。

季伯舜在《忠于信仰的人》中这样写道:

“……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感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这里合法地、权威性地支配着革命的讲台,也支配着我们的留学生活。缔造了这个社会主义工人国家的老布尔什维克们和汇聚在共产国际的各国革命家们,经常来给我们上课,像亲兄弟一样和我们交谈。学校对我们生活上的安排更是无微不至,一切全包下来,每月还发十卢布的零用钱。住是住在一个沙皇时代贵族的府邸,豪华奢侈得像个宫殿。第一次躺在温暖的床垫上,盖着厚厚的毛毯,抚摸着那装饰着锦缎的墙壁,我简直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我们漫步在莫斯科街头,经常会遇到一些素不相识的苏联同志用俄语或用生硬简单的中国话向我们打招呼。我因此而觉着,我们不是在异国他乡,而是在家里,在一个充满温暖、充满革命情谊的大家庭里。我们拼命学俄语,校方还给我们起了俄文名字,我叫拉舍维奇。当然,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反对派,也没读过托洛茨基的著作。我迷上托洛茨基,还是通过波鲁扬·扬·伊万诺维奇教授。他是托洛茨基反对派的重要成员,早年到过中国,是个令人尊敬的老布尔什维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