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初刻拍案惊奇

作者 : 凌蒙初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我国明代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作者凌濛初(1580-1644)所著的二拍与冯梦龙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齐名于世。《初刻拍案惊奇》题材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其一是露骨的色情描写。许多作品,如《西山观设度亡魂,开封府备棺追活命》、《乔兑换胡子宣淫,显报施卧师入定》、《奇风情村妇捐躯,假天语幕僚断狱》等都有猥亵描写。这类作品表现出市民的庸俗情趣。其二是浓厚的宗教迷信、因果报应、宿命论思想。《王大使威行部下,李参军冤报生前》、《酒谋财于郊肆恶,鬼对案杨化借尸》、《李克让竞达空函,刘元普双生贵子》、《感神媒张容遇虎,凑吉日裴越客乘龙》等充满了感神遇鬼,善恶报应等的描写……

最近更新 2019-11-21

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 : 纪昀

本书为清代文言笔记小说集。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乾隆时人。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篆官,篆定《四库全书总白提要》,受到乾隆皇帝嘉奖。本书主是纪昀流放乌鲁木齐期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其中作品或表现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或用辛辣痛切的语言对吏治的黑暗,腐败,以及官员贪赃枉法丑行予以抨击,对社会的种种弊病,以及世态人情的浇薄、奸诈等等进行喇讽和指斥;或对道学家的拘迂、虚伪给以深刻揭露。还有几篇不怕鬼的故事,写来饶有趣昧,脍炙人口。此外,书中对异域的描绘,文笔清新,引入入胜。纪昀有意模仿亚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尚质黜华,简雅隽永。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给予较高评价:“凡侧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阅微草堂笔记》清代文言小说中的重要作。其历史地位及对清代小说发展的影响,仅次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可惜的是,这部传奇著作,因一些历史原因,发生了重大灾难,原稿遗失殆尽,纪昀凭借自己的记忆,重新写过,虽成《阅微草堂笔记》,但终有大量疏漏。这一灾难在今天看来,也算是我国文学历史上较为惨痛的一次。《阅微草堂笔记》就目录来看,分为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数章。

最近更新 2019-11-21

绿野仙踪

作者 : 李百川

《绿野仙踪》成书于乾隆中叶,由李百川所著,是清代中期一部比较重要的长篇小说。书中以当时的社会时代为背景,刻画出了生活其间的各色人物,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读者阅读以后,能够非常贴近地感受到清代中叶的世情和普通民众的生活,十分精彩。《绿野仙踪》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它对传统的神魔小说有所突破和创新,融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历史小说为一体。小说的人物描写十分精彩,尤其是那些活跃于人间凡世的小人物。小说中写达官之子温如玉贪恋烟花,倾家荡产的一段,最是精彩。郑振铎先生认为,这是“《绿野仙踪》写得最好的一段,也是许多‘妓院文学’中写得最好的一段。”小说的用笔十分老辣,大气,富有幽默感。所写的人物对话,则口吻毕肖,绘声绘色,能把人物的个性、身份、心理在口语中表现出来,真是一个语言大家的风范。李百川的朋友陶家鹤叹赏此书为“说部中之极大山水也”,郑振铎先生把《绿野仙踪》和《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为清中叶三大小说。

最近更新 2019-11-21

官场现形记

作者 : 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晚清作家李伯元著,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为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官场现形记》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杂小官钱典史写起,联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史、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书中一些章节如制台见洋人等,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读来令人捧腹。该书以暴露清朝官场黑暗腐朽为主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展示了清廷官员上自中堂、巡抚、总督,下至道台、知县、统领、典吏等一幅百丑图。这群吸血虫对内作威作福,巧取豪夺,草菅人命,残害百姓;对外奴额婢膝,投降卖国。他们视钱如命,以“千里做官只为财”为信条,公开卖官鬻爵,假公济私,贪污受贿,克扣军饷,贩卖人口,到了不择手段、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争名夺利,为了追求升官发财,对上阿谀奉承,投其所好,而相互之间,或狼狈为奸,相荣相卫,为我所用;或尔虞我诈,设陷倾轧,排除异己。他们穷奢极欲,纸醉金迷,吸毒狂赌,纳妾嫖娼,丧尽天良。全书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貌。看了此书,使人感到清朝的灭亡,势在必然。虽然作者在书中自称,专门指摘为官者的坏处,以使他们知过改过,“戒其为非”,“引之为善”。但是作者这种良好的愿望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另外,作者对农民起义持否定态度,诬蔑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面,都体现了作者的时代局限性和改良主义思想。本书是一部专门揭露官场黑暗的小说。它从地方到中央,从州县衙门的令尹衙役到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作了全方位的总体剖析和透视,对各级大小官吏作了普遍的绘声绘色的描述,它不但写出了大批形形色色道德败坏的贪官污吏,而且写出了清末卖官鬻爵、招权纳贿的官场运动机制。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世说新语

作者 : 刘义庆

《世说新语》 南北朝时期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撰,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家。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刘义庆门下聚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五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四年(486)还江南,曾参加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所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采。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大。

最近更新 2019-11-21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作者 : 曹雪芹

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出版的甲戌本《红楼梦》的校订本。本书与通行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从中窥见曹雪芹生前创作这部小说的早期原貌并可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己脂砚斋在甲戌原稿本上留下的1600余条珍贵批语。本书所据底本,由胡适先生1927年发现收藏,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今据1961年台湾首次面市的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悉数收录了原底本及影印本上有关此本的各种资料

最近更新 2019-11-21

李白诗全集

作者 : 李白

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他的诗表现了唐代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并转向衰落时代的特点。首先,李白诗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他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充满信心,期望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经常以管仲、张良、乐毅、诸葛亮、谢安、鲁仲连为榜样或以之自许。他也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也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或说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这些积极用世、奋发向上的精神,正是盛唐的时代精神。李白诗中表现了强烈的反权贵意识,也有着明显的否定功名富贵的思想。他诗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豪气横溢的诗句结尾,千载之下,使人们也不难领略其英风豪气。杜甫说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任华称他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杂言寄李白》)。显然,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又希望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愿向权贵摧眉折腰。这大概正是古代诗穷而后工(欧阳修语)和文章憎命达的原因。保持独立人格是取得创作成功的基本前提之一,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又是保持独立人格所必须做到的,这是古代几乎所有伟大的作家都穷、都不达的缘故。从李白身上,人们自不难联想起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东周列国志

作者 :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是一部着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早在元代就有一些有关“列国”故事的白话本,明代嘉靖、隆庆时期,余邵鱼撰辑了一部《列国志传》,明末冯梦龙依据史传对《列国志传》加以修改订正,润色加工,成为一百零八回的《新列国志》。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此书又作了修改,定名为《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秦汉前的一些史家为了某种原则立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有时会隐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记述的文字中,没有一定见地的人,很难发觉,更谈不上理解了。这部书的通俗之处,正是将那暗礁一样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种种是非善恶,忠好智愚,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贡献。《东周列国志》与其他史书一样,以国家的兴亡成败为主题,致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沉浮,形象地告诉人们,能否注重道义,任用贤能是判断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道义是对无意的阐发,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举,民心亡,其政息。这种人本主义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群星灿烂,千百年后,虽不乏其人,但这一时期的人和事,在历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几乎是后世是非成败的理论源头,更是后人行事为人的标准和榜样。小说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从善人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与这些正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也塑造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和贪婪、奸诈。阴险的佞臣小人。作者对他们揭露与鞭挞的态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情节的进展之中。

最近更新 2019-11-21

后西游记

作者 : 佚名

《后西游记》是一部讥佛讽儒、妙趣横生的神魔小说,基背景为唐宪宗和穆宗之时,比《西游记》的唐太宗年间,晚了年两百年。唐玄奘和孙悟空把佛经从西天取回后,天下大肆讲解,但未得真诠,将佛经万善法门,度世慈悲,俱流人讲经说法,果报小因,厉民害道。

最近更新 2019-11-21

离骚·九歌

作者 : 屈原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三侠五义

作者 : 石玉昆

《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120回,首刊于光绪五年(1879),署石玉昆述。卷首有问竹主人(石玉昆)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清光绪年间,问竹主人(石玉昆)又加以修改润色,更名为《忠烈侠义传》,又名《三侠五义》,均为 120回。近代学者俞樾认为本书第一回“狸猫换太子”事,“殊涉不经”,遂“援据史传,订正俗说”,重撰第1回。又以三侠即南侠御猫展昭展熊飞、北侠紫髯伯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合为一侠。实为四侠,增以小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共为七侠;原五鼠即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仍为五义士,改书名为《七侠五义》,于光绪十五年作序刊行。但此改动遭到文学界很多人的质疑,鲁迅、胡适诸辈皆认为俞樾的改本实不如原本。如1923年12月28日鲁迅致胡适佚札言:“我以为可重印者尚有数书。一是《三侠五义》,须用原本,而以俞曲园所改首回作附。”1925年,亚东图书馆重印《三侠五义》时选用原本。胡适“序”中明确指出:“《三侠五义》原本确有胜过曲园先生改本之处。就是曲园先生最不满意的第一回也远胜于改本。近年上海戏园里编《狸猫换太子》新戏,第一本用《三侠五义》第一回作成底本,这可见京班的戏子还忘不了《三侠五义》的影响,又可见改本的第一回删去了那有声有色的描写部份便没有文学的趣味,便不合戏剧的演做了。这回亚东图书馆请俞平伯先生标点此书,全用《三侠五义》作底本,将来定可以使这个本子重新行于国中,使许多读者知道这部小说的原本是个什么样子。所以今有《三侠五义》、《七侠五义》两种名称流传于世。

最近更新 2019-11-21

古文观止

作者 : 吴楚材 吴调侯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篇幅适当,所选的文章以汉唐二代为多,以散文为主,兼顾骈韵二体,既有长篇大论,又有精短美文,反映出编者眼光的细致和周到。全书一共有12卷,收入上起周代下讫明末的历代文章222篇,论说抒情,写景状物,众体兼备。 书中西汉以前的文章以左丘明的《左传》为突出点,选录34篇,占全书的六分之一以上;《国语》、《战国策》、《公羊传》、《谷梁传》、《礼记》的文章选录有36篇,两者汇总计70篇,占《古文观止》全书的三分之一。编者有意强化对汉代以前文章的份量,是为了使读者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源本,以便打好根基。 对两汉的文章,编者比较重视司马迁的《史记》,汉文31篇,《史记》有14篇。唐代文章以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为主,分别选入24篇和11篇;宋文以欧阳修、苏轼为侧重点,分别选入13篇和12篇。秦文仅选李斯一篇,六朝文章选6篇,元代一篇未选,明代选入18篇。

最近更新 2019-11-21

西厢记

作者 : 王实甫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优美动人的言情传奇小说。作为剧本,它与《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一起被誉为四大名剧,它们体现了我国古代戏剧作品的最高成就。唐德宗时,洛阳才子张君瑞在普救寺偶遇故相国崔珏之女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在丫鬟红娘相助下,冲破封建礼教的代言人——老夫人设下的重重障碍,历尽悲欢离合,最终结为夫妻。本故事内容生动,情节曲折,缠绵悱恻,跌宕起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如同身临其境。

最近更新 2019-11-21

毛批三国演义

作者 : 罗贯中 毛宗岗

本书为《四大奇书》第一种,即毛宗岗评点本《三国演义》 (简称“毛评本”)。毛宗岗(1632~1709以后),字序始,号子庵,生于明崇祯五年,为一介寒儒。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与原著比较,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和天命思想明显加强,在表现技巧、文字修饰方面也有提高。本书中斜体字为毛宗岗的评点。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小窗幽记

作者 : 陈继儒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计一千五百余则,是一部纂辑式的清言小品集。以“醒”为第一,在“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之时,无异于醍醐灌顶,一声棒喝,还原出一个本真的自我来。所以“醒”后言“情”,令千载向慕;“醒”后能“峭”,卓立于千古;“醒”后获“灵”,而百世如睹。一番洗刷之后,方能悟得“素”趣,会得佳“景”,品人生之“韵”,显生命之“奇”。其“绮”也,能尽红妆翠袖之妙;其“豪”也,能为兴酣泼墨之举;其为“法”而超越于世“法”之外,其赏“倩”而不限于一般“倩”意。故罗立刚先生称,清醒之后,经此一番洗礼,真个是俗情涤尽,烦恼皆除,人生的价值,才真正显现了出来。幽窗青灯,潜移默化,灵魂得以纯净,那小窗之“幽”,正是一种惊喜,更是超越后的清闲和孤独。

最近更新 2019-11-21

续红楼梦

作者 : 秦子忱

红楼梦是一部集中华民族文化大成的书,是融中华民族艺术风格于一炉的书。作为一部小说,它的深度、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境界可以讲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超越的。在红楼梦的探讨上,我是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是社会生活,一是艺术成就方面。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2/7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