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作人
故乡的野菜、济南道中(选录)、苍蝇、苦雨、谈目连戏、鸟声、乌篷船、金鱼、虱子、两株树、苋菜梗、水里的东西、关于蝙蝠、村里的戏班子、鬼的生长、日本的衣食住、谈油炸鬼、北平的春天、关于雷公、谈鬼论、结缘豆、赋得猫、谈混堂、谈关公、卖糖、禹迹寺、上坟船、缘日、撒豆、中秋的月亮、关于祭神迎会、桑下丛谈(八则)、雨的感想、蚯蚓、萤火、女人的禁忌、风的话、无生老母的信息①、东昌坊故事、石板路、小孩的花草、甘蔗荸荠、赤脚、秋虫的鸣声、蓑衣虫、园里的植物①、爆竹、泥孩儿、鬼与清规戒律、不倒翁、羊肝饼、窝窝头的历史、水乡怀旧、麟凤龟龙、鬼念佛、猫打架、鸟声。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泰戈尔
暮色渐浓,我问她:我已来到哪一片陌生的土地?她只是双眼低垂;当她离开的时候,她坛子里将溢出来的水汩汩作响。堤岸上,树丛影影绰绰,依稀可见,这片土地仿佛已经属于昔日。水悄无声息,竹林忧郁地纹丝不动,小巷里传来一只手镯撞击水坛的声音,丁丁当当。不要再划了,把小船拴在这棵树上,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的景色。晚星在教堂的圆形屋顶边沉落;埠头大理石台阶的苍白色,与黝黑的流水相衬相映。夜色里赶路的旅人在叹息,因为从那掩藏的窗户里射出的光亮,透过路边密集交织的树林和灌木,被撕裂成破碎的光点溶入夜色;那只手镯还在撞击水坛,归去的步履还在落叶遍地的小巷里窸窣窸窣。夜渐深,宫殿的高塔宛如幽灵般地显现;小镇在疲乏地呻吟。不要再划了,把小船拴在树上。让我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憩息,朦胧地躺在星空下,这儿的夜色里震颤着一只手镯撞击水坛的声音,丁丁当当。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小山
厚黑学有三境界: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贾赦、贾蓉是也;二、厚而硬,黑而亮。贾雨村当仁不让;最高境界——厚而无形,黑而无色。唯厚黑教主薛宝钗一人而已……《红楼梦》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宁、荣二府以及美女集散地的大观园,但单是大观园一处,就危机四伏,凶险连连,暗算、陷阱充斥其间;正如探春所言:一个个不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为争得一隅容身之地,美人们不惜撕破脸皮,演出了一场场鲜血淋漓的活剧。厚黑教主薛宝钗、厚黑护法花袭人在其中自然是长袖善舞,游刃有余,而单纯任性如林妹妹之流,则注定将一败涂地。事实也的确如此。故事中如此,那么现实中呢?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孔庆东
本书为孔庆东2008年度新作结集。针砭时弊,纵横古今中西,诙谐幽默。本书大量篇幅以最大尺度畅谈文革轶事,以爱国情怀反思共和国历史,缅怀先辈英雄,迥异流俗,别有一种历史观。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费孝通
《远方,是生命的航程:费孝通域外随笔》体现了费孝通在游历西方各国的同时,用一个社会学家的目光注视和观察西方世界,记录了历史与现代、政治与经济、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为人们展示了“地球背面”万花筒般的世界。同时,他心系祖国,目光长远,将东西方社会进行了系统的对比与分析,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字里行间透露着深沉的家国情怀。本书主要收录了费孝通在留学期间和访外学术交流时写作的散文。这是一个社会学家眼中的,对域外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这是一本深度和温度并存的游记。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苏珊·桑塔格
桑塔格日记首次公开出版;一部宛如浓缩的欧美断代文化史的名人日记自《反对阐释》开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后都在延续。许多有关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苏珊•桑塔格身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2008年12月,在她去世4年后,由其子戴维•里夫亲自整理的三卷本桑塔格日记首卷《重生》出版,世人终于得以窥见私人日记中那个真我的女斗士。1947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日记中的内容都是高密度的、省略性的、跳跃性的,有大量的摘抄、无穷无尽的书单、关于写作的想法、与不同时期友人的关系,以及详尽的自我分析。
最近更新 2020-05-28
作者 : 籽月
籽月出道八年来首本讲述整个成长历程的自传式专栏合辑。从最初的孤苦迷茫孤注一掷到《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突然间的夸张爆红,风头无两。从一夜成名的畅销书作家,到从零开始的大电影编剧。籽月和夏木的整个青春,全全刻录。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梁晓声
本书是梁晓声先生深度解剖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国民性的最新重磅力作。作者以一如继往的冷峻而智慧的笔调、渗及骨髓的透视深度,以及充满人文理性的文字,对当代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况,普通人人生的尴尬,以及关于中国的文化与文化人,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与评述,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人文现状的“田野调查”,也是一部深度的社会观察笔记。在本书中,作者直视人性的软弱,颂扬人性的闪光与良知的自省,由此,我们才能获得改变与进步的勇气,并期许与拥抱光辉的未来。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小娴
本书是张小娴的最新爱情散文。主题是离开,实际是透过离开讲女人的成长,告诉我们爱一个人只有两条路,给他自由,或是成为很棒的女人。无论单身与否,首先要有自己的独立性。因为离开原本就是爱情与人生的常态,那些痛苦增加了生命的厚度,有一天,当我们可以微笑地转身,就会明白,一个不爱你的人,绝不会比你的生命更重要。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白岩松
本书是一本随笔集,包含了白岩松从1989年毕业至今十年的所见所感。这十年中,白岩松一直活跃在广播电视领域,尤其加入《东方时空》的工作后,特殊的身份,更是令他得以涉身各项社会重大事件的最前沿。透过随笔,白岩松像是在与自己的心灵之间进行一场对话,言辞犀利,读来是一种畅快的震撼。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鲁迅
本书收入鲁迅先生1925年间所作杂文31篇及题记和后记各1篇。《华盖集》与封建主义和洋奴买办文化思想作斗争,锋芒所指,已从广泛的社会批评转到激烈的政治斗争。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就毫无忌惮加以批评……《华盖集》语言凝炼精悍,勾画典型形象,讽刺深刻而精辟。附裘沙和王伟君插图。裘沙和王伟君两位艺术家以毕生精力用画笔揭示鲁迅思想体系,执著探索,苦心构思,大胆创造,以理解的准确,表现的深刻,艺术的精湛再现了鲁迅的世界。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黄永玉
读画如读人,而题跋尤显画家性情。永玉先生作画喜书题跋,每至兴致盎然之时,信笔挥就,长短不一,风格各异。或诙谐幽默,或潇洒,或凝重,或深沉,一如其言其行,可图可点者甚多。坦荡胸襟,横溢才华,尽遣笔端。(李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陈丹青
《退步集》是陈丹青归国五年来部分文字的结集,三十余篇文章,话题兼及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诸方面,自云退步,语涉双关,也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问。也许归功于长年的绘画训练,陈丹青的文字观察敏锐,细节刻画尤其生动,时有连珠妙语。书评人黄集伟说:陈丹青虽是个画家,但很多散文家写不出他那样的文字。另外,读者们虽不是他本人,但这个海龟派笔下文化与语境的‘隔膜’与‘无助’,乃至‘欲拒还迎’的心态每个人都不难感同身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鸣
本书讲述的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作者选取了与一般史书不同的角度,内容多为与人物或历史事件有关的奇闻趣事。大到军阀与总统,小到茶壶与牙刷,无论话题大小,都被作者信手拈来,为读者讲述了一番不为人知的另类历史,更能引发读者对历史真相的深刻思考。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远方的鼓声》是村上春树的游记,时间为1986-1989年,游历地区为欧洲,主要为希腊、意大利两个国家。“一天早上睁眼醒来,蓦然侧耳倾听,远处传来鼓声。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微乎其微。听着听着,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作者听得的微乎其微的“远方的鼓声”,最终成了您手头上这部可触可观的《远方的鼓声》。村上的游记具有个人特色,他几乎不写人所熟知的名胜古迹,而是与普通居民共同生活,描写他们的日常工作、饮食起居等,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富有深度感,对读者了解这些国家的真实状况有很大帮助,文笔也幽默有趣,可读性很强。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小娴
我也常幻想自己可以翻出很漂亮的前空翻、后空翻和侧手翻,实际上,我仅仅会趴在地上翻筋斗。所有这些奇思异想,到了最后,都只好放到我的小说里,由我创造的人物去代我完成。小说,在某个程度,是作者的梦,抚慰了现实的遗憾。 我追求一种永无止境的怀抱,这样的怀抱,也许同样要由小说去完成。我喜欢悲剧,但是只有小说中的悲剧才迷人;现实的悲剧,从不美丽。当我们还是恋人,我们才有义务为对方的想念负责。要你太想我,是我的错。然后有一天,你发觉你不再那么想念一个人了;又或许,那个人已经不再想念你了。你不会再等他的电话,他也不会再问你:“今天有没有想起我?”其实,我们想念的,是曾经那么想念一个人的滋味……◎76则张小娴一贯风格的爱情短文,篇幅虽精短,但字字都是生活与爱情的不变箴言,令人读来有一针见血 的痛快。◎继《把天空还给你》之后最新散文力作!◎张小娴近来将心力全部投入小说创作上,本书是其近期内最后一本散文代表作!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