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章 半残王右军紫金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到了出租屋,女人帮我把东西搬进院子,水都没喝一口就走了。

当下,我把总共十二捆旧书挨个打开,在一部分半月谈杂志中,找到了十二张书签。书签是花梨木制成,半尺长,一寸宽,镂空雕花,美人婉然,异常精致,散发出淡淡的原木芬芳。

其它的书册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空空如也,毫无异样。

我把砚台擦洗干净,摆放在台灯下。

砚台的左下角,有个楷体的签名。

上半部分已经残缺,只剩下半部分,是一个草体的“之”字。

砚台擦洗干净之后,不是汴梁城古玩行最多见的端砚,而是琅琊金丝砚,也被称为“琅琊紫金砚”。

据史料记载,琅琊紫金砚始于唐,盛于宋,距今有千年之久。

北宋大书法家、画家米芾对琅琊紫金石早有赞誉,称紫金砚为“人间第一品”。

琅琊紫金石属沉积岩,硬度3至4.5摩氏度。

品质以色如马肝为最佳,断面如蜡,银星闪烁,油光温润,发墨如油,既不损豪,也不滞笔。

这块砚台目前的色泽,就是准确的马肝色,是紫金砚中的极品。

无论砚台品质如何,这半个签名的“之”字,来历更大。

跟随姐姐游历天下事,我看过很多欧美私人博物馆里的藏品,很多都是“书圣”王羲之的真迹。

文末签名,都是“羲之”二字。

这半个签名,可以肯定正是“羲之”二字的一半。

“可惜,可惜……如果是品相完好的王羲之签名紫金砚,至少超过五十万元。如今缺损至此,最多只能值五万了。”

我之所以惋惜,一方面是因为宝物价值损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文物流落民间之后,明珠暗投,暴殄天物,如果没有一双慧眼,这块宝贵的砚台,最终也要变成垃圾堆里的一块破石头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