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种豆得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一)

稻粱难谋,世味似纱,小楼听了一夜春雨,深巷明朝大半有杏花买;人生离开了学堂,却不容易找到指点迷津的老师。世事确是如此。我偶见冯大生款竹刻小笔筒,刻的是刘海戏蟾图,铭文云:“乌丝锦□,别有新意;龙泉太阿,自具神锋”。“龙泉太阿”是剑名,相传晋代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后使人於丰城狱中掘地得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李白诗“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显然泛指宝剑,今日还在铸造。“乌丝”之后是“锦”什么,则因字体怪异,似“牢”似“罕”似“字”,殊难乱猜。近日正好在读黄苗子先生的新着《种瓜得豆》,有一文谈文人爱竹,想到苗子先生是书画家,一定可以判断,於是写信传真请教。他真是我的老师,不论他肯不肯收我这个徒弟都一样。这几年我深悔学问青黄不接,着文如履薄冰,经常打扰好几位前辈,苗子先生想必烦得不得了矣。他昨天回信说未敢肯定,“鄙意或为‘字’字”,他说:“乌丝”是用墨色在纸上打直线,或在绢上织成直线以便写字的纸或笺,即“乌丝栏”;唐代用浓墨,唐人写经中有之;宋代用淡墨。陆游诗“欲写乌丝还懒去”,林景熙诗“乌丝醉后淋漓墨”,即此物。我记得先父当年的《燕卢札记》是写在红格线的线装记事簿里,那叫“朱丝栏”。

苗子先生接着言归正题说:“锦字”是指“回文锦字”,是《晋书》所载安南将军窦滔的大老婆苏氏打了小老婆赵氏,因而失宠,后来表示悔过,用锦织成《回文璇玑图》诗二百首,感动了窦滔而恢复关系的故事,通常用来作夸耀才女的典故。他说,“如果是‘字’字,则‘别有新意’可以解释得通了。”他在信末还附了一句:“‘乌丝锦字’与‘龙泉太阿’属对工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