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老先生高论极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一)

少年爱买书,青壮嗜藏书,中岁多读书。我少年时代爱追买流行期刊和流行文艺,逐月零用钱入不敷出。三十之后受英伦书香社会迷惑,钻研版本之学,省吃俭用专找二十世纪初叶的文学初版书,踩入book collecting的锦萃之园,玩书丧志。四十好几到五十开外,阅尽江湖风景,百味攻心,省悟人生虚浮不得,终於踏踏实实读书谋生,不敢怠慢。说书癡、书缘、书话,那是清闲岁月中的风雅情事,有固甚佳,无也何妨。坦白说,人老了读书越来越挑剔,翻两页毫无聪明,毫无实学,当然不看。此事不必客气,关在自己书房里自有充份的隐私权,尽管放手判决各书命运,担保无人上诉。

(二)

印书确是正经大事,藏书更是名山事业,殊难草率。乾隆嘉庆年间常熟瞿绍基及其子孙五代藏书处叫铁琴铜剑楼,与山东聊城海源阁、归安陆氏皕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齐名,合称清季全国四大藏书楼。常熟那地方真的很有灵秀之气,陈从周先生说从明代赵琦美脉望馆、毛晋父子汲古阁、清初钱谦益绛云楼、钱曾述古堂之后,就是瞿镛的铁琴铜剑楼了。那藏书楼“门临清流,绿杨环列,平桥曲水,是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正如瞿氏所着:绕岸一湾溪水绿,当日十里菜花黄,垂柳又垂杨”。解放初期,成自邦住过这幢藏书楼,说后楼“铁琴铜剑”匾额是淡黄色的木匾,字是石绿色篆书。天井里种了几棵天竹,前楼外面有一棵高大的白玉兰树,气息极佳。

(三)

这些都是《铁琴铜剑楼研究文献集》里看到的,藏书楼外景的黑白照片几乎透着线装的霉香。翁同龢为藏书楼写对联刻得格外传神:“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十六个字笔壮福厚,实在好看。钱仲联的《序言》说,铁琴铜剑楼是私家藏书而不为私,藏书公开供读书人进去浏览、校勘、转抄、参观。瞿启甲坚持民族气节,保藏藏书不落敌手;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三个儿子秉承遗志,以藏书捐献国家,不像皕宋楼藏书尽数卖给日本人。瞿家几代人保持“一裘三十年”的古朴家风,以田产租米歛财,不惜用以购置书籍文物,搜罗珍善秘本、金石古印、书画藏扇,弘扬祖国文化遗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