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织起一张隐形“天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20世纪80年代,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第一次把好莱坞大片带入中国观众视线。除了硬汉阿诺德·施瓦辛格之外,一起被人们记住的,还有那个几乎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防御系统——天网。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分子生物学中的DNA鉴定技术第一次进入人们视线,并在随后被用于司法调查。“1995年,DNA鉴定开始在国内司法界应用。现在无论是技术、设备还是鉴定标准,我们都做到了和国际接轨。”西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技术处法化科科长周起说,“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起了DNA数据库,全国联网、自动比对。不夸张地说,这个数据库相当于在全国织起了一张犯罪分子肉眼看不到的隐形‘天网’!”

DNA的学名是脱氧核糖核酸,是人类的遗传标记。周起解释说,通过对DNA片段中多个位点的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的图谱,这就好像是给DNA绘出了指纹图,成为识别不同人的独特特征。法化科负责DNA鉴定的美女学霸李菲说:“这项技术用于司法调查以后,很多疑难案件都迎刃而解。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实现鉴定所需的物证量也越来越少,微量的血液、唾液、骨骼,甚至头发,都能够进行有效鉴定。DNA真正成为肉眼看不到的微量物证。”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我市利用DNA破获的案件都达到了近900起,已经发挥出它强大的作用。

DNA这张隐形“天网”的作用不仅非常靠谱,而且也堪称智能。“今年前几个月里,我们通过DNA数据库,已经成功破获了几起过去的陈案。”周起所说的这几起陈案,有的发生在七八年前,恐怕嫌犯自己都以为自己已经逃脱了惩罚。“我们的数据库全国联网,不管嫌犯在全国什么地方,只要被警方采过血,就会把DNA录入数据库,进行自动比对。一旦和库里已有的配型成功,就会实时提醒。”说到这里,周起不无自豪。目前,DNA鉴定、分析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STR技术,不仅识别率大大提高,也做到了人各不同。“全世界没有重样的!”这样神奇的鉴定技术,如同给每个犯罪分子打上了一个特殊标记,逃到哪里都无所遁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