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怀揣梦想,矢志不渝,在激情淬炼中锻造“刑侦大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他立志从警,以“学霸”身份迈进刑警摇篮。徐彬从小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高中时,一次被抢劫的经历对他触动很大,而影视剧中除暴安良的警察形象更让他热血沸腾,从那时起他就有了“当警察、惩恶扬善”的志向。1996年7月,徐彬参加了高考并取得637分的好成绩,父母本想和他商量选个热门专业,可他态度坚决地说:“干啥都不如干刑警!”带着深厚的刑警情结,徐彬以优异成绩被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录取。

在刑警学院,徐彬所学专业是公共安全图像技术,重点攻读刑事侦查学、现场勘验、刑事照相技术、图像处理等学科。出于对刑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渴望,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教室、图书馆和模拟课上,尤其在侦查学课程上表现突出,每次分组进行侦查类推模拟实验时,他总能抓住细节、缜密分析,使所在小组率先完成作业,成绩排在了区队前列,并拿到了奖学金。徐彬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他不满足课堂所学,每逢寒暑假回西安后,都主动联系公安基层单位见习,并先后在我局新城分局经侦大队、刑警支队技术科等单位参与案件现场勘查工作。科班出身、主动实践的丰富经历,为他以后立足刑侦岗位奠定了基础。

2000年7月,徐彬被分配到市局刑警支队三大队(大案队)工作。刑警支队因屡破大案而闻名全国,这支劲旅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英勇事迹和铁血精神,使徐彬深受震撼与鼓舞,也激励着他勇往直前,像前辈一样做一名真正的刑警。

学字当头,不肯服输,是徐彬留给同事们的第一印象。初到大案队时,面对有别于课堂教学的侦查实战,他缺乏实践的短板一下子暴露出来,甚至连一份像样的讯问笔录都做不好。大队领导拿着他做的笔录说:“看你写的这一笔臭字!”说完就毫不客气地撕掉了。这给徐彬很大打击,倍感压力。但是,压力就是动力,按领导要求,他把目光转向了一个个身经百战的老刑警,逢人都谦称“师傅”,主动把“师傅”们做过的笔录借来对照学习,一遍一遍地修改、重做,还主动向老刑警请教工作方法、学侦查经验,很快就入了门、上了手。为了完全适应岗位需求,徐彬把刑警学院所有的侦查课本都搬到办公室,将理论与实践对照着回炉学习,遇到问题随时求教,于是,他的实践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提升。慢慢地,领导见到他也开始笑眯眯了。当年的“师傅”们回想起徐彬刚参加工作时的表现,都给予“有悟性、肯钻研、能下常人不能下的苦”的评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