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文学的摧残及"文革"期间的地下文学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政治运动,它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历时整整十年,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破坏性影响,文学当然在此之列,知识分子在这场运动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为文化大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文学艺术作为其主要批判领域,虽然在它的背后有着更为险恶的政治权力斗争作为枢纽。

1966年5 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8 月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但它的“导火索”则是1965年11月1 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是历史学家吴晗应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之约创作的。1961年初在北京上演。吴晗写海瑞原是为了响应1959年毛泽东提出要宣传和学习海瑞的主张,但庐山会议以后,因为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就“大跃进”政策及其后果向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激烈的批评性意见,被免去国防部长等领导职务,毛泽东又把彭德怀看作是海瑞式的人物,康生和江青有意把历史剧中的海瑞与现实生活中的彭德怀联在一起,促使毛泽东认可了此剧具有影射意味。姚文元的这篇批判文章正是江青和张春桥的直接授意策划而成,并经毛泽东亲自审定后发表的。同年11月29日后,全国主要报纸均予转载,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1966年2 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会后形成一份纪要,经江青、张春桥、陈伯达修改,毛泽东在审阅时又亲自修改了三次。纪要共十条内容,包括“文艺黑线专政论”、重新组织文艺队伍、破除对30年代文艺的迷信、破除对中外古典文学的迷信、文艺上反对外国修正主义等,并且点名批判了一大批文艺作品。其中关于“文艺黑线专政论”是这样解释的:建国以来的文艺界“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30年代文艺的结合”,表示要“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1它与另一条“重新组织文艺队伍”相配合,从文艺路线和文艺组织两个方面全盘否定了新文艺的历史和现状,并以此作为洗劫文艺界的依据,给以后的文艺造成了极大的祸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