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第四节 清官形象的理论与创作:《十五贯》和《况钟的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十五贯》15根据传奇《双熊梦》改编,删去了其中巧合的情节与神明托梦破冤狱的思想,从而成了一出较纯粹的“公案戏”. 其基本情节是:无赖娄阿鼠杀死酒徒尤葫芦并盗其十五贯钱,尤的继女苏戍娟当夜因父亲戏言要卖她出走投亲,路遇客商熊友兰身上恰该带十五贯钱,昏官知县过于执于是以之为据,妄断苏熊二人盗钱、杀父、淫奔,判其死刑。清官况钟监斩时发现冤情,越权过问,在仔细查勘后发现凶手的蛛丝马迹,于是化装成拆字先生微服私访,以拆字奇招诱使真凶娄阿鼠招供、将之缉拿归案,平了苏熊二人的冤狱。

作为一出公案戏,《十五贯》体现出非常典型的民间趣味,其情节也属于这类戏“巧合成奇冤 -- 昏官冤枉无辜--清官以奇招破案”的模式。这种戏之所以受民间欢迎,当然与清官形象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其中奇案与破案的趣味性。在《十五贯》中,十五贯成了巧合的中心,苏熊二人因而被冤,真凶在一旁贼喊捉贼更使案件扑朔迷离,这样的故事很能吸引一般人的好奇心。而况钟以拆字奇招破案,更与《潘杨讼》中寇准设假阴曹审潘仁美的情节有异曲同工之处:关键不在其现实可能性,而在于这种传奇式的情节所具有的趣味性能够满足市井细民好听奇闻异事的心理。况钟以“鼠”、“窃”、“窜”及老鼠好偷油(尤)的字面与意义联想,旁敲侧击,让娄阿鼠胆战心惊中说出真话,这段心理战在剧本中写得很成功。如果站在精英立场的话,会认为这出戏荒诞无稽、一无可取,可是它之受民间欢迎正在于其于荒诞无稽中所体现出的民间趣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