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篇 知识的诚实与道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王朔:对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我没什么概念,学院派啦、幕僚派啦等等。

老侠:你指的是八十年代还是九十年代?

王朔:全算上,我总想找个明白人儿,理出个大概的头绪。

老侠: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群体,大致可以分为"民间的"、"体制内的"两路,"体制内的"又分为"学院的"和"准官僚的"。

王朔:思想解放运动在当时还是冲破了一些禁忌,牛鬼蛇神纷纷出笼。

老侠:在思想解放的旗帜下,一大批右派作家重新回到社会中,一回来就鲜花怒放,当时有一本畅销小说集《重放的鲜花》,全是当年的右派们的成名作,像刘宾雁、王蒙、刘绍棠、从维熙等等。这批右派作家的顶峰是第四届文代会,这之后,他们不但是作品影响全国,而且也纷纷进入文化领域的权力机构中执掌实权。刘宾雁的报告文学,刘心武的小说、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等等。这两批人有共同的特点,都以文字风行于世,又以权力接近高层。王蒙最后坐到文化部长,刘心武是《人民文学》主编,王若水、胡绩伟。刘宾雁等人也大都是部级待遇,最低也是司局级。

王朔:这些人是当时的大众文化。

老侠:也是当时的社会思想贫乏所致。

王朔:那学院派呢?

老侠:学院派也分为几拨。像李泽厚、刘再复是一类,走的是哲学、美学、理论批判的路数,但刘再复后来当了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也成了准官僚。他们的黄金期以八六年召开的"新时期十年讨论会"为高峰,那个会上,刘再复、李泽厚被捧为"理论教皇"了,大会的程序有点儿类似党代会,以学习刘再复的人道主义文学观为核心,分组座谈,是一次文艺理论界的"阅兵式"。后来让一匹黑马给搅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