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六章 智力玩具九连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七十一、七十二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下面的情节:摩格奉上一串九连玉环欲为难大清皇帝及众臣,却被甄嬛巧施一计,教导女儿胧月以孩童无知为由,破玉解密,摩格大扫颜面。

这里,就有个问题:中国古代到底有哪些智力玩具呢?

七巧板、华容道、鲁班锁、九连环这四种玩具甚至被人誉为智力玩具中的“四大金刚”。这些体现中国古老文化和智慧之光的玩具已成了世界智力游戏界的“宠儿”,在世界益智玩具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其原因不仅在于它们的历史悠久,同时在于其丰富的智力内涵,而且大多数在很早就传到国外,成为西方人津津乐道和迷恋的玩物,有的甚至导致了许多西方新的智力玩具的衍生和发明。

七巧板可以说是中国益智玩具之祖。它是一种拼板玩具。它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规”和“矩”。成书于清朝嘉庆年间(1813)的《七巧图合璧》是至今发现的有关七巧板的最早著作。中国另一种更简单的古老四巧拼板“调合板”传到日本后,改称为“博士板”,声称能拼出一种最复杂的图形,其智商可达博士水平,于是这种玩具竟成为日本学校必备的考验学生智商水平的教具。在清朝,学者童叶庚将七巧板扩展为十五巧板,干脆命名为“益智图”,意即此图有益于提高智力。

华容道是一种移图玩具,一般人总是认为既然此玩具用《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命名,那它一定是三国时代发明的。其实,这类玩具的发明远此三国时代古老,它的发明要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洛书(即幻方),后来传入宫庭,演变成了“重排九宫”游戏。这就是“华容道”的雏形。此游戏在元朝时传到西方,西方人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变成了在西方轰动一时的智力玩具“移动十五”。与此同时,在中国也将其加以改造,变成了更有趣的“移动十块”玩具。由于这种玩具玩的过程和三国故事中“曹操败走华容道”相合,所以就有了这个十分贴切的名称“华容道”。“华容道”玩具由于布局繁多,走法曲折,被日本《数理科学》杂志誉为“智力游戏界三大不可思议之一”(其他两项分别为法国人发明的“独立钻石棋”和匈牙利人发明的“魔方”)。它的玩法涉及数学里的图论和运筹学等多门学科。现在,它又与计算机挂上了钩,成为电脑的研究对象,其中“横刀立马”布局的81步最优解法就是由电脑验证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