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序 序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樊树志

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先生、总编高若海先生,要我为易中天先生的大作《 帝国的终结》 写一篇序言,当即欣然同意。如何下笔颇费踌躇。以易先生目前"学术明星"的声望,正如他的名字一样― "如日中天",所写的书,都是读者争购的畅销书,无须我的序言来锦上添花,何况我的序言未必能够"添花"。之所以"欣然同意",不仅仅是作者和出版社方面的盛情难却,确实发自内心。在我认识易先生之前,已经在新闻媒体上有了文字之交。

2006 年上海书展,我应邀在书展现场(上海展览馆)作一次演讲,推介中华书局出版的拙著《 国史十六讲》 ,演讲的题目叫做"从新解读国史"。演讲完毕后,有人提问: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品三国"是不是"戏说"?我说:不是。他再问:是不是介于"戏说"与"正说"之间?我说:不是,就是"正说"。他问:为什么这样说?我说:他用《 三国志》 ,而不是用《 三国演义》 来讲三国历史,对历史事实与细节有所辨析,所以是"正说"。只不过讲的方式和历史学家有所不同,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令人耳目一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还特别强调,由于他和百家讲坛的各位"讲师"的努力,通俗生动讲解历史,为大众喜闻乐见,激发大众对历史的兴趣,形成了近年来盛况空前的历史著作畅销的"历史热",这是一件大好事。我作为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员,非常感谢他们,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没有想到,这些话竟然在第二天的《 新闻午报》 上发表了,标题赫然:"史学大师樊树志教授力挺易中天",使我感到意外。所谓"史学大师"当然是那位记者"加冕"的,本人何德何能,敢戴这样的"高帽子"!无论道德、文章都与前辈大师相去不可以道里计,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不过"力挺易中天"倒是事实,并未违背我的原意。后来听说,同样标题的报道,也见于海外媒体。可见,敏锐的新闻记者,感觉到这是吸引眼球的"新闻"。或许是因为,与大众一片叫好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学者圈子里,对易先生颇多非议。我大概属于学者中的另类,敢于"力挺",便成了"新闻"。我感到很高兴,新闻记者能够把不同声音公之于世,表明学术界并非只有一种声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