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卷 异术:奇思妙想和创造发明 养尸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酉阳杂俎》中记道术的故事,被归在“壶史”“玉格”两门。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昔费长房为市吏,见王壶公悬壶于市,长房从之,因而自远,同入此壶,陷沦仙路。”在古时,壶是作为道家的一个象征而存在的。至于“玉格”,这俩字是道教用语,最初指玉制笔架,又指书架,后泛指道教之书。在这两门中,讲到了不少道家的秘密,比如尸解,比如太阴炼形:“人死形如生,足皮不青恶,目光不毁,头发尽脱,皆尸解也。白日去曰上解,夜半去曰下解,向晓、向暮谓之地下主者。太一守尸,三魂营骨,七魄卫肉,胎灵录气,所谓太阴练形也。”

先说这里提到的尸解。

尸解是成仙的一种形式。最高境界是白天尸解,被称为上解;傍晚尸解,则属下解。上解的特点是尸骸消失,真身已经成仙;下解的特点是,成仙后,尸骸转化为一件物体。但也有一种说法,即无论上解和下解,修炼到一定程度后,要想成仙,都必须假借一物。

按《云笈七签》的说法,可假借水、火、杖……比如,成仙之前,抱木而卧,如此等等。

据传武则天的侄子武攸绪就是尸解成仙的:“武攸绪,天后从子,年十四,潜于长安市中卖卜,一处不过五六日。因徙升中岳,遂隐居,服赤箭、茯苓。贵人王公所遗鹿裘、藤器,上积尘萝,弃而不用。晚年肌肉始尽,目有紫光,昼见星月,又能辨数里外语。安乐公主出降,上遣玺书召,令勉受国命,暂屈高标。至京,亲贵候谒,寒温之外,不交一言。封国公,及还山,敕学士赋诗送之。”

史上的武攸绪是唐朝著名隐士,少年时即好学道,身怀奇术,曾于长安摆摊为人占卜,每每灵验。找他算命的人趋之若鹜。则天掌权,攸绪被封为王,但不为所动,最后隐居嵩山。武则天死,武承嗣、武三思等武姓亲属皆遭不测,唯武攸绪高蹈避祸,躲过劫难。在中岳隐居的日子,武攸绪除登山采药外,就是在石室里修炼形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