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篇 未雨绸缪 第03章 海上大练兵,木船战胜军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倒糊涂”

1950年初,我军还是只有陆军单一军种的部队。渡海作战,不仅没有海、空军的配合,也缺乏海上作战的经验。琼州海峡有数十公里宽,隔岸不能进行炮火支援。渡海的工具均是古老的木帆船,最先进的也只是在木船上加装汽车发动机的机帆船。要突破敌人由陆、海、空军组成的立体防线(敌人把它称为“伯陵防线”,“伯陵”是守敌总司令薛岳的别号),确实需要排除万难。除了自然条件和我军当时的装备落后等困难外,还有广大指战员思想上的疙瘩,也必须下功夫去解决。

在陆上作战,40军、43军这两支劲旅,从松花江畔打到南海之滨,称得上是无坚不摧、锐不可挡。可是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些北国健儿却有不少担心。一是担心海上无风三尺浪,浪大船小过不了海;二是担心晕船呕吐失去战斗力;三是担心船翻在海里不会游泳又没有救生器材;四是担心在海上航行迷失方向;五是担心登陆时水深下不了船干挨打;六是担心敌人飞机在海上轰炸无处藏身;七是担心闯不过敌人军舰在海上拦截。针对上述问题,海南战役政治动员的重点是,如何对待这次作战任务。按照我军的传统做法是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战士逐步展开。干部、党员带头暴露思想,积极参加讨论,引导大家正确理解这次任务的重大意义。

针对一些人的错误认识,两个军在部队中组织了一场大讨论,题目是:“要不要把革命战争进行到底,怎样才算到底?”和“接受艰巨任务是‘命苦’还是上级的信任,是‘倒霉’还是难得的光荣?”

说到这里,43军127师政治部主任魏佑铸不由回顾起一段往事。那是部队从平津南下的时候,进行将革命战争进行到底的教育。在江西休整之后,向广东进军时,部队流传过一句顺口溜:“个把月1000里,打到广州就是底。”广州解放之后,为了完成对桂系集团的战略包围,部队又向广西挺进,参加粤桂边战役。这时,就有人用开玩笑的口气说:“底漏了!”现在,面对解放琼崖的任务,又有人讲怪话:“到底到底,沉人海底!”最后,魏主任说,部队每次接受重要任务时,都要出现一些错误认识。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如何引导,如何教育。讨论第一个题目时,各级领导认识基本上是统一的,因而对部队的教育也很深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