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古代观赏、玩赏性的民间工艺 第七节 灯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灯彩,又名花灯,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工艺品。古代,每逢元宵(正月十五日),人们乘着新年的余兴,在街头巷尾挂起各式各样的灯彩,踏月观灯,气氛显得格外热烈,格外红火!

灯彩是伴随着民间风俗、民间艺术的发展而流行的。

我国汉代宫中已有正月十五“垒灯为山”的习俗。传说公元179年,周勃、陈平平诸吕,兴复汉室,辅佐文帝登基,那一天是正月十五,所以汉文帝规定每年正月十五要举行纪念活动。正月十五古称“上元”,“宵”是晚上。佛教传入中国后,每年正月十五即“元宵”要“燃灯表佛”,弘扬佛法。后来,中国和印度的风俗逐渐融合,元宵放灯,也就成为我国城乡每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隋唐的时候,元宵放灯已成为城乡士庶的娱乐活动而不再有敬神礼佛的内容。唐代把上元(正月十五)定为灯节,以后又改为自上元“放夜”(放花灯)三天。“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样,每年灯节就成了人们欢乐的节日。

据文献记载,隋唐时候的灯彩,名目已非常繁多。除了龙灯、鱼灯、灯影等,还有很多大型豪华的制作。张鷟〔zhuo浊〕《朝野佥载》等记载,唐睿宗时,长安安福门外作了一个巨轮灯,高达20丈,上边缠绕五颜六色的绸缎,燃灯五万盏,如同霞光万道的花树。唐玄宗时尚方都匠毛顺元宵节在上阳宫设计了一座“灯楼”,高150丈,广达20间,上面悬挂珠玉金银穗,灯上画着龙凤虎豹,栩栩如生,非常壮观!

到了宋代,元宵灯彩的制作工艺又有发展。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当时开封春节之前几个月,就开始搭山棚做准备。开封制作的“灯山”,点燃之后,万灯齐明。灯上的菩萨,手臂还能活动自如。殿前的龙灯,用草扎结,布幔包围,暗置灯烛万盏,远望如双龙飞走。至于南宋的“小鳌山”(灯山之一种,灯彩叠成山状,形如神话传说中之巨鳌,故名鳌山)、“琉璃灯山”等,更是精巧别致,辉煌璀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