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 元明时期的地名 第三节 元大都的水运与大运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元代不仅建设了举世闻名的大都城,并且在发展大都的水运方面也有重要贡献。金代在中都城北开了一条闸河,下至通州接连白河(今北运河),原拟引卢沟河(今永定河)为水源,可是卢沟河暴涨暴落,与通州高差也大,极易造成水灾,利用其他水源,则难以得到保证,使闸河徒具虚名。元代则采用郭守敬的设计,由昌平引白浮、双塔等处泉水,通航条件有所改善,并改名为通惠河,这是京城运河的南线。此外,元代还有一条北线运河的坝河,和闸河情况相似,沿线有坝七处,称为阜通七坝。即由积水潭引水,东经钟楼到光熙门南出城,以下河道今天仍然存在。七坝位置也可复原,最西的千斯坝即在光熙门附近,门内街南则为占地颇广的千斯仓。元代也曾经开凿金口河,漕运西山木石,但不久即停,因为卢沟河“流势湍急,沙泥壅塞,船不可行,而开挑之际,毁民庐舍坟茔,夫丁死伤甚众,又费用不赀,率以无功”(《元史·河渠志》卷六十六)。

元代不仅发展了京城附近的水运,为了取得南方的粮食供应,还修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其中一部分是利用隋代所开的旧有航道,即今天江苏淮阴以南和山东临清到河北和天津市的一段。隋时运河南北段的交汇点在洛阳以东的板渚,元代则在今临清与淮阴间取南北直线联系,开凿了惠通河与济州河,惠通河一段地形与水系都较复杂,闸坝工程花费较大,且河道还时常浅涩,难胜重载。当时黄河已南迁至今江苏境内入海,徐州以南可利用一段黄河,淮阴以南则循过去航道,稍事加工而已。值得注意的,为了加强南粮北运,元代也曾大力发展海运,还在山东半岛两侧的胶州湾和莱州湾间开凿了胶莱运河,以避半岛东侧的风险,并缩短航程,但运输量小,收效不大,后来又被放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