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地名 第二节 隋代的运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隋王朝结束了分裂数百年之久的纷扰政局,形成了南北统一的强大国家,对这个国家如何加强控制与有效管理则被提到日程上来。水运比较省力,也适于大量运输,所以隋王朝在立国之始,即重视漕运工程,以后修筑了好多条重要运渠,为以后构成全国性的水运网奠定了基础。修渠通漕几乎与隋朝历史相终始,隋代先后修有广通渠、山阳渎〔du读,沟、渠的意思〕、通济渠、永济渠与江南运河等几条重要运河。

广通渠为最早兴修的一条,起自京师大兴,东到潼关附近,主要将关东粮食,西运京城。关中地区古称陆海,本为丰富的粮食产地。可是那里地小人稠,常常感到粮食供不应求,并且渭河水量变化也大,往往沙深水浅难以利用。所以在隋立国的第四年,即动工兴修广通渠300余里以济运输。不过如遇大的天灾,仍难满足需要。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关中大旱,文帝就曾就食洛阳。这也是隋代营建东都的重要原因之一。

隋代运河图

山阳渎修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目的在于运兵运粮,以便渡江灭陈。这条水路主要是利用古代所开的邗沟故道,加以疏通拓展,第二年即由杨广(炀帝)挂帅,攻入建康,使南北统一。

通济渠为炀帝即位后所修。他营建东都(洛阳)并兴建显仁宫与规模很大的西苑,又先后动用百余万民工兴修通济渠,这条渠道自西苑引谷、洛水东达于黄河,又自板渚引黄河水经荥〔xing形〕泽入汴,又引汴东南达于淮,再通过邗沟达于他所兴建的江都宫,然后入江达海。这条河是为他巡幸南方所用,称为御河,渠旁筑有御道,沿途植柳,并置离宫40余所。这条运道的开凿曾“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通鉴·隋纪》),是隋代大运河中最为重要的一段。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