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辑一·北方味 台湾没见着的北平小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自从台湾光复,就拿冠盖云集的台北来说吧,在民国三十五六年,您走遍大街小巷,甭说来一笼小笼包,就想吃一碗热呼呼的牛肉面都没得买。现在可好啦,黄河两岸,大江南北,珍馐海错,甚至零食小吃,只要是口袋麦克麦克,真可以说随心所欲,要什么有什么。

长日无俚,几位好奇的老饕凑在一块,有位说:“你在《中国吃》那本书里,把当年北平的大小饭馆的拿手菜写得差不多了,你再把北平的零食小吃,现在台湾还买不到的,说几样出来解解馋。”随便想想居然也有一大堆,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酸梅糕在北平也不是随时随地可以买得到的,每年夏天什刹海大席棚一卖茶,卖酸梅糕的刘老头才露面呢。刘老头虽然须发苍白,大家都叫他老头,其实他步履健爽,谈吐从容,一点不露老态。穿的衣履整洁,毛蓝布衫儿洗得都褪色泛白啦,可是穿在他身上,永远是平平整整的。据他自己说,当年,在大内饽饽房当差的,要是不干净整洁成吗?他的酸梅糕分大块、小块两种,都用油光纸垫底儿,放在纸板做的盒子里,外面糊着浅黄色暗纹纸,还贴着一小条朱盖白的红纸签儿,远看就像一本书。小块的每盒九块,大块的每盒只能放一块。他的酸梅糕纯粹是二贡(白糖的一种)酸梅桂花三种原料做的。

有的大户人家,小孩生病忌生冷,不能喝酸梅汤,拿几块酸梅糕沏开水喝,或者拿一块在嘴里含含,也能止渴生津,暂时解馋。刘老头说他的手艺是从宫里饽饽房学的,倒不怎么样,可是刻酸梅糕的模子可是造办处名工巧匠雕刻的贵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都是一等一名手雕刻,意态生动,栩栩如生。尤其大块的模子,因为容易凑刀,什么万宝花篮、奇花异卉,纤细靡遗;三星拱照的衣纹,生动飞舞。他说的虽然有点夸大,可是那些模子刻的确风采盎然,外头工匠没有那么工细的手艺倒是事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