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文本传统与田野研究——对中国民间宗教研究中的两种倾向的考察(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马西沙同样反对把明清时代民间宗教统称为白莲教,认为南宋茅子元所创的白莲教与明清时期所谓的白莲教有很大的不同。但他同时也不持两种教派系统说,而是强调明清民间宗教教派的多样化,坚持三教合一的观点,认为民间宗教的源头是儒释道三教。他在《中国民间宗教史》中,从最基本的档案文本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民间宗教,特别是明清民间宗教的发展脉络,并在书后附了各教派的源流表。

尽管如此,由于明清统治者对民间宗教的压制政策,大量宝卷被销毁,而档案材料又不可避免地带有统治阶级的立场观点,能保存至今的有关民间宗教的文本材料毕竟很少,我们是否透过这些档案和宝卷就能完整地梳理出明清民间宗教的线路呢?或者说,因为民间信仰和民间宗教本身的复杂性、混合性,我们能否最终理清其脉络都是一个问题。我感觉,现在对于明清民间宗教的研究似乎正在走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义和团的研究一样的路数,即研究者普遍有一种对“起源偶像”的职业迷恋——“依据最遥远的过去来解释最近的事物”马克·布洛克以基督教教规史为例提醒道,“了解教规的起源对于理解现实宗教现象来说必不可少,然而,以之来解释现实宗教现象则很不充分”因为宗教“就像一个结,这个结将社会结构与社会精神大量迥异的特征缠绕在了一起。简言之,宗教信条涉及整个人类环境问题”。正是因为宗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文化现象,简单地追溯其源流只会使其简单化,特别是仅仅向制度化宗教靠拢。因为民间宗教的创造和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它有其强大的原动力,即民众中广泛存在的信仰文化。缺少这一因素,解释民间宗教仍然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