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七绝·刘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七绝刘蕡一九五八年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

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版《毛泽东诗词集》。

赏析

1958年起,毛泽东大力提倡解放思想,破除迷信,3月在成都会议上发表讲话,倡导“振奋敢想、敢说、敢做的大无畏创造精神”。由于1957年的“反右”运动刚刚过去,人们谨小慎微,不敢讲真话。毛泽东觉察到这是一个问题。那时,他从《旧唐书·文苑传》读到了刘蕡对策,那篇策论开篇就说:“臣诚不佞,有匡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进。但怀愤郁抑思,有时而一发耳。常欲与庶人议于道,商旅谤于市,得通上听,一悟主心,虽被妖言之罪,无所悔焉。”意思是他自信有一套治国办法,也深刻地认识到现实政治的弊病,但是不在其位,没有掌握话语权。尽管如此,他依然千方百计地想要将意见表达出来,反映到皇帝那里去,而不畏惧任何的风险。毛泽东旁批道:“起特奇。”其实这个开篇的好处,一句话说完:敢讲真话。毛泽东是喜欢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诗的。而刘蕡又是被李商隐称为“平生风义兼师友”的故人,在刘蕡去世后,李商隐曾一连写了四首诗哭吊,可见是怎样的悲恸了。所以,这也是毛泽东咏刘蕡的一个情感因素。

“千载长天起大云”,首句劈空而来,是起兴。因为起得突兀,也可以说是“起特奇”。古谚云:“云从龙,风从虎。”这一句的关键词是“起大云”,有点刘邦《大风歌》首句“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意思,是写天人感应。“大风起兮云飞扬”,是对“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感应。“千载长天起大云”,则是对“万马齐喑叫一声”的感应——这首诗首尾呼应,是一气贯注的。联想到1958年4月,毛泽东在广州写的《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引用了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一首诗,那首诗的开头两句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那么,“千载长天起大云”还有一重意思,就是出现了风雷、出现了生气,沉闷的空气被打破了。出现风雷、出现生气,又是因为出现了一个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