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近体诗的格律 唐诗的用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我们重点要讨论的,是唐代格律诗(包括唐以后的格律诗)的用韵问题。

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李登所著的《声类》,但书没有传下来。现在最早的韵书,是隋代著名音韵学家陆法言所著的《切韵》,但现为残卷。唐人所用的韵书,是孙愐所刊定的《唐韵》,但现在也仅存残卷。现存最完整的韵书是《广韵》,它是宋代陈彭年、丘雍等人根据《唐韵》等书重修的。《切韵》《唐韵》都有二百零六个韵部,太烦琐。唐初许敬宗等人就上疏奏请将二百零八个韵部中有些声音相近的相邻韵部合并。《广韵》承《唐韵》也有二百零六个韵部。宋淳熙年间,东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即《平水韵》,将韵部合并为一百零七个。《平水韵》为宋以后的人写诗填词所通用(宋人填词,用韵较诗宽一些。清戈载归纳为《词林正韵》,既总结了宋、元人词的用韵规律,也为后代词家所遵循),也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唐诗用韵的标准。清康熙时官修的《佩文韵府》,改为一百零六个韵部。《平水韵》和《佩文韵府》被认为是研究唐人用韵和今天学习写作格律诗的标准用韵。

在使用这两部韵书研究唐诗的用韵和学习写作格律诗的时候,常常有三个问题困扰着初学者。

第一,为什么在今天读起来一点区别都没有的字会划分在不同的韵部?比如上平声的一东和二冬,包括这两个韵部中的许多字,读音完全一样,为什么要分在两个韵部?为什么不能通押?这种情况还有上平声中的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和下平声中的一先;下平声中的二萧、三肴和四豪;七阳和八庚等(仄声略)。这个问题的解说很复杂,它们要涉及到古音与今音的区别,还有古人以发音时唇、齿、喉、舌、牙等器官的位置不同而造成声音的清、浊,轻、重不同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