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坎卦(第二十九)坎上坎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习“坎”。

“坎”,险也。水之所行,而非水也。惟水为能习行于险,其不直曰“坎”,而曰“习坎”,取于水也。

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

险,故流;流,故不盈。

行险而不失其信。

万物皆有常形,惟水不然。因物以为形而已。世以有常形者为信,而以无常形者为不信。然而方者可斲以为圆,曲者可矫以为直,常形之不可恃以为信也如此。今夫水,虽无常形,而因物以为形者,可以前定也。是故工取平焉,君子取法焉。惟无常形,是以迕物而无伤(1)。惟莫之伤也,故行险而不失其信。由此观之,天下之信,未有若水者也。

(校注)

(1)迕物而无伤:《苏氏易传》作“遇物而无伤”,误。

“维心,亨”;乃以刚中也。

所遇有难易,然而未尝不志于行者,是水之心也。物之窒我者有尽,而是心无已,则终必胜之。故水之所以至柔而能胜物者,维不以力争而以心通也。不以力争,故柔外;以心通,故“刚中”。

行有尚,往有功也。

“尚”,配也。方园曲直,所遇必有以配之。故无所往而不有功也。

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朝廷之仪,上下之分,虽有强暴而莫敢犯,此“王公”之“险”也。

险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水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事之待教而后能者,“教事”也。君子平居“常”其“德行”,故遇险而不变。“习”为“教事”,故遇险而能应。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六爻皆以险为心者也。夫苟以险为心,则大者不能容,小者不能忠;无适而非,寇也。惟相与同患,其势有以相待,然后相得而不叛。是故居“坎”之世,其人可与同处患,而不可与同处安。九二、九五,二险之不相下者也;而六三、六四,其蔽也。夫有事于敌,则蔽者先受其害。故九二之于六三,九五之于六四,皆相与同患者也,是以相得而不叛,至于初、上,处内外之极,最远于敌而不被其祸,以为足以自用而有余,是以各挟其险以待其上。初不附二,上不附五,故皆有“失道”之“凶”焉。君子之习险,将以出险也。习险而入险,为寇而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