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讼卦(第六)乾上坎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

初六信于九四,六三信于上九,而九二塞之,故曰:“有孚,窒。”而九四、上九亦不能置而不争,此“讼”之所以作也。故曰:“上刚下险,险而健,讼。”九二知惧,则犹可以免,故曰:“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言其来则息“讼”而归矣,终之则凶。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

谓九五也。

“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夫使川为渊者,“讼”之过也。天下之难(1),未有不起于争,今又欲以争济之,是使相激为深而已。

(校注)

(1)天下之难:原文无“天下之”三字,依《苏氏易传》补。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王弼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夫无讼,在于谋始。”“契之不明,讼之所以生也,”“故有德司契,”而“讼”自息矣。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处二阴之间,欲兼有之,初不予而强争焉。初六有应于四,不永事二而之四以为从;强求之二,不若从有应之四也。二虽“有言”,而其辨则明,故“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若事二,则相从于讼无已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初六、六三,本非九二之所当有也。二以其近而强有之,以为邑人力征而心不服我,克则来,不克遂往,以我卜也。故九二“不克讼”而归。则初六、六三皆弃而违之。失众知惧,犹可少安,故“无眚”。“眚”,灾也。其曰“逋其邑人三百户”者,犹曰亡其邑人三百户云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