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卷 黄淮卷 第06篇 北疆水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刘兆林

神都是人封的。那些曾为许多人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由于许多人的口口传颂,被立下口碑,久了,便被传神了。

活着就被誉为“边疆水神”的李国安总好唱这段歌:“茫茫荒原,终生寻找,一息尚存就别说找不到……”他说的终生寻找,就是指找水。

1946年出生的李国安,1963年从家乡四川当兵入伍,这个17岁原本极为普通并不神的小伙子,先是在内蒙古军区某部当骑兵,后因世界形势变化和准备打仗的需要,他又被调到看去很不威风的刚刚组建的北京军区野战给水工程团,也住在内蒙古边疆地区。1990年1月,给水团团长的担子忽然落在了这个40多岁身材并不高大,也不健壮,当过医生,当过农场场长,当过后勤处长的李国安肩上。他是任给水工程团团长后,刻苦学习专业理论,钻研水文地质知识,才成为水文、地质、物探、钻探等专业行家的。

给水工程团的本职工作任务,是为战区勘测水源网点,以备部队平时应用和战时急需。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常年工作和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北部边疆地区。在李国安任给水工程团团长的多年间,为解决困扰边防部队和边疆人民的吃水问题,转战漫漫草原和茫茫大漠戈壁,经常带着沉重的设备跋涉。据粗略的统计,李国安他们这样跋涉了相当于红军长征走过的近二万五千里路程,并在各种复杂的地理和地质条件下,打出各种功能的水井580余眼。这些甜水井,在北疆军民眼里和心中,穿成长长一串暖心耀眼的珍珠。

珍珠是美丽耀眼的,可许多人不知道,带领部队打磨出一粒粒珍珠的李国安,患有腰椎管肿瘤,下腰部3块椎骨各被切除了三分之一,留下了一条无法愈合的骨槽。他是围着一条15厘米宽的钢围腰,终日拖着病体,对北部边疆地区8000多里边防线进行全面详细的水文地质普查的。他和战友们获取了2万多个水源地质数据,并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完成了22万字的专题报告,还勘查出了109眼备用井位,新完成普查面积8.4万多平方公里,重复验证完成普查面积24万平方公里,调查水源点4000多个,采集各种实验样品7000多个,建起全军第一个水文地质实验室,填补了内蒙古北部边疆无水文地质资料的空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