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郁达夫的下酒菜 销魂西施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他称蚌肉是“神品”,并推断这是否就是《闽小纪》里所说的西施舌。他还举出一个故事来旁证,说有一位海军当局者,老母病剧,颇思乡味。虽远在千里外,仍欲得一蚌肉,以解死前一刻的渴慕,部长纯孝,就以飞机运蚌肉至都。

面对美食,吃货郁达夫自然不客气,大吃特吃。他自己写道:“我这一回赶上福州,正及蚌肉上市的时候,所以红烧白煮,吃尽了几百个蚌,总算也是此生的豪举,特笔记此,聊志口福。”

实际上,郁达夫吃到的蚌肉并不是西施舌。这也难怪郁达夫,很多人都常把文蛤等蚌类与西施舌弄混。西施舌的最大特征是“壳长约为壳宽的两倍”,西施舌的斧足长似人舌,雪白鲜嫩,绝非文蛤类所能比拟。

对于西施舌这种美食,早在宋代就有记载了。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福州岭口有蛤属,号西施乳,极甘脆。”清代周亮工在《闽小纪》中夸:“闽中海错,西施舌当列为神品。”李渔《闲情偶寄》也说:“海错之至美,人所艳羡而不得食者,为闽之西施舌。”

西施舌的常见做法是做汤,闽菜中有炒西施舌、油条西施舌、汆汤西施舌等菜式。

而郁达夫提到的海蚌,迄今也还是闽菜的代表菜,现在叫做鸡汤汆海蚌。其做法是将母鸡宰杀净,斩成块,将猪瘦肉切成片,加水,上蒸笼两小时取出,拣去肉片,鸡汤用干净的纱布滤净待用,海蚌洗净,料酒略腌,鸡汤煮热,海蚌肉加入,加白酱油,调味出锅。

从整个操作手法上看,这道菜特别出彩的,是用很烫的鸡汤烫熟海蚌,最大限度保持了海蚌的鲜味,加上鸡汤的醇厚,入口肯定是极具征服力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