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篇 坚持北上与南下分裂的斗争 35、吕端大事不糊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红军右路军经过将近一个星期的艰苦行军,终于走出了被称为死亡地带的大草地。接着,不顾疲劳,连续作战取得了包座大捷。

梦寐以求的北进通道终于打开了,这是英勇的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用自己的忠心和鲜血铺成的通道。红军右路军在毛泽东、徐向前指挥下,经过几天几夜激战,红十师师长王友均等指战员壮烈牺牲,才攻下了包座。但大家未料到,北进的通道虽然打开,但此时张国焘却从中作梗,阻挠红军合力北上。

张国焘拒不执行党中央关于左路军向右路军靠拢的决定。当左路军从卓克基经草地到达阿坝地区后,他按兵不动,并以种种借口,反对北上。张国焘在左路军出阿坝不远的噶曲河畔,以一场大雨为借口拒渡噶曲河,强调气候、地理、粮食等困难条件,私令部队返回阿坝,擅自决定率领红军南下川康边境。形势急转直下,张国焘最终打定主意,作出决断:不是同意北上,而是凭借实力解决南下问题。

愤愤不平的博古以史喻今:“大渡河畔刚刚避免了做太平天国石达开第二,草地上突然又有张国焘要做第二个太平天国的杨秀清。”

以史为证,杨秀清的逼封万岁,导致了韦昌辉的大屠杀和石达开的出走,致使太平天国几乎顷刻灭亡。80年后的川西北,历史似乎又要重演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那兄弟间互相残杀的一幕。

毛泽东等人力主北上,而张国焘却极力反对,力主南下。其时,他凭借自己所掌握的兵力,企图以此胁迫毛泽东与党中央立即停止北上的行动。

张国焘决定先向毛泽东及中央下手,以武力解决北上与南下之争的问题。

1935年9月9日这天中午,前敌总指挥部召开军事会议,陈昌浩正在作长篇讲话时,译电员拿了一份新电报进来,“报告,陈政委的电报!”译电员将一份电报送进会议室。电报是张国焘发来的密码电报,电文本应由陈昌浩亲自译出,但他太忙,嘱托一名译电员代他译出交给他。译电员见总政治部主任正讲得兴起,便把电报交给了参谋长叶剑英。叶剑英想把电报递上去,“等一会儿,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呢?”陈昌浩正讲到兴头上,不愿让人打断他的思路。叶剑英缩回手。他顺眼看了一下电报,立刻意识到这封电报不同寻常!电报是张国焘发给陈昌浩、徐向前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