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 张思德、彭雪枫、陈宗尧、郑文道、李白、洪振海 088、情报战线立奇功——记中共江苏省委情报员郑文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986年3月11日,一场春雨过后,上海市烈士陵园内,松柏浓郁翠绿,陵园显得分外庄严肃穆。一辆流线型黑色轿车,沿着林荫道缓慢地驶到烈士事迹陈列馆门口,陵园主任立即迎上前去。从车内走出一位满头银发、脸庞清瘦端庄,身材适中,穿和服的日本老太太,由老干部钱明和一位年轻的中国女翻译陪同,进入陈列馆。

她就是已故的日籍中共党员中西功的遗孀中西芳子。她为实现丈夫的遗愿,特地飞越重洋,来到中国上海祭奠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上海日本宪兵司令部的中国战友郑文道。

中西芳子祭奠毕,无限感慨地说:“不同的国籍,隔不断用鲜血凝成的国际主义友谊。今天,我终于实现了我丈夫中西功的遗愿,亲眼看到了丈夫和我多年铭记在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典型——郑文道的遗像。”

中西功,日本藤泽市人,早年是日本进步的新闻工作者,他反对日本侵略中国,他的3个弟弟先后参加日本反战同盟。1938年他来到上海,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日本情报机关“满铁上海事务所”主持工作。在他的掩护下,和我党派入“满铁”的郑文道保持专线联系,从事情报活动,为我党我军提供了大量重要战略情报。他们在共同战斗中,用鲜血和生命结成了革命友谊。

1942年,中西功被捕,1945年在日本投降后获释,1972年病故。他在生前所著的《在中国革命的风暴中》一书里,披露了我党情报战线上的忠诚战士郑文道屡建奇功的事迹。

郑文道,曾化名程和生、丁振东,1914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县),父亲是船上水手,长期在海上漂泊,很少回家。他从小跟随哥、嫂到山东省烟台,以后定居青岛,在青岛礼贤中学读书。193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上海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机械科。在该校有机会接触进步同学,阅读进步书刊,与同学景智德(钱明)、郑香山等秘密组织了共产主义研究小组。这个小组对外称“读书会”,主要学习和研究苏联革命文学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后来回青岛做了些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1月秘密回上海,找到中共上海地下情报组织的景智德。经介绍,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一个月以后,中共江苏省委派刘大明、郑文道(化名丁振东)与何克希等以“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简称武抗)名义,到江阴县西石桥去做组织抗日的工作。这年七月,郑文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何克希派郑文道返上海,向江苏省委汇报江阴组织武装游击队工作情况,适逢日本“满铁上海事务所”(表面经营南满铁路和重工业,实为日本侵略军设在中国的高层情报机关)正公开招考研究员和雇员。党组织安排郑文道(化名程和生)前去应考,被录取。日“满铁上海事务所”下辖“时事研究室”和“满铁特别调查班”两个附属机构,对外统由名叫中西功的日本人出面负责,内部事务实际上为郑文道所掌握。中西功是日籍中共党员,先郑文道在这里作情报工作。郑文道充分利用合法身份,同中西功紧密合作,将获取的日本侵略军在上海以及在中国其他地区的情报,通过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渠道,不断地传送到延安八路军总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