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毛泽东与陈毅“相见恨晚,相慰平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972年1月,共和国开国元帅陈毅不幸逝世。

当时正身患重病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不顾身边工作人员的劝阻,决定亲自参加在八宝山公墓举行的陈毅追悼会。周恩来接到通知后,十分激动,连忙驱车赶到八宝山殡仪馆休息室,将毛泽东要来出席追悼会的消息告诉陈毅夫人张茜。

张茜听了泪水涟涟,抽泣着询问:“毛主席他老人家为什么要来啊?”周恩来慨然说:“他一定要来,他俩是井冈山的战友嘛!”

过了一会儿,毛泽东便到了。在大厅里,毛泽东握着张茜的手说:“陈毅同志是个好人,是一个好同志,陈毅同志是立了功劳的,他为中国革命、世界革命做出了贡献。”毛泽东还说:“陈毅同志是能团结人的。”

的确,陈毅不仅智勇双全、文武兼备,而且宽宏大度,为人豪爽,善于团结人。这一点,在井冈山时期就表现得很突出。

陈毅,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01年生,1919年便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他参加了党领导的南昌起义,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指导员。

当时,给他分配工作的周恩来曾抱歉地说:“派你做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小!”

陈毅倒是一脸真诚:“什么小不小哩!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也干。只要拿武器我就干!”

起义军南下广东、主力在潮汕地区遭到失败后,陈毅协助朱德在饶平收集余部,转战粤赣湘边。当时,一些人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纪律涣散,甚至不辞而别,到达安远县的天心圩时,部队剩下七八百人,师团级政工干部走得只剩下陈毅一个。在部队面临瓦解的危急关头,陈毅积极协助朱德做好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鼓舞士气。他诚恳地开导大家: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要做失败时的英雄。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陈毅的言行赢得了部队广大指战员的敬重和拥护,朱德郑重宣布:“从今天起,这支队伍由我和陈毅共同领导。”在朱德、陈毅的领导下,这支南昌起义剩余下来的部队,终于渡过了难关,并于1928年1月发动湘南起义,4月下旬又转移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实现了伟大的会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