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 毛泽东之后 成为邓小平身边的笔杆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胡乔木得到邓小平的重新起用之后,成为邓小平身边的笔杆子。往日,胡乔木为毛泽东起草文件,如今胡乔木为邓小平起草文件。

从1977年12月起,胡乔木和于光远、邓力群根据邓小平的意见,着手起草《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一文。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1977年8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冯兰瑞和苏绍智的文章《驳姚文元按劳分配产生资产阶级的谬论》。文章发表后引起邓小平的注意。

冯兰瑞说,这个按劳分配批的是“四人帮”,实际上批的是毛泽东,他不是跟外国人讲了嘛,他说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资产阶级法权,跟资本主义差不多,我们觉得不是一样的。

邓小平说,这个文章观点是正确的,作者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放开,国务院研究室要另外再写一篇大文章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于是,国务院研究室由林涧青主笔,写了一篇文章,原本是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但是胡乔木和于光远看了不满意,决定以“严实之”(“研室之”的谐音)的名义发表在《人民日报》。

这么以来,胡乔木和于光远、邓力群决定另写一篇关于按劳分配的有份量的大文章。

1978年3月28日,邓小平在与胡乔木、邓力群就按劳分配问题进行了讨论。邓小平指出:

《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这篇文章我看了,写得好,说明了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有些地方还要改一下,同当前按劳分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根据这个原则,评定职工工资级别时,主要是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政治态度也要看,但要讲清楚,政治态度好主要应该表现在为社会主义劳动得好,做出的贡献大。处理分配问题如果主要不是看劳动,而是看政治,那就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政分配了。总之,只能是按劳,不能是按政,也不能是按资格。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