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 “文化大革命”风雨 《海瑞罢官》的“黑后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众所周知,“文革”的序幕,是由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宏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揭开的。

细细追究起来,最初鼓励吴晗写海瑞、歌颂“海瑞精神”的,竟是胡乔木!

对于这一点,吴晗本人说得非常清楚。郭星华曾回忆在1966年3月和吴晗的谈话:

“有一次,当我们谈起写《海瑞罢官》这一剧时,吴晗同志对我说:‘写海瑞是乔木同志约我写的,说毛主席提倡海瑞精神,我是研究明史的,应该写。’”

批《海瑞罢官》成了“文革”的导火线;约吴晗写海瑞,也就成了胡乔木倒台的导火线。

其实,号召向海瑞学习、提倡海瑞精神的,是毛泽东。

1959年4月,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召开期间,毛泽东观看了湘剧《生死牌》,剧中有着“南包公”美名的海瑞上场,引起了毛泽东的兴趣。毛泽东嘱坐在身边的秘书田家英去借《明史》,他说:“我想看一看《海瑞传》。”

4月3日晚,毛泽东细读《海瑞传》,极有兴味。

翌日上午,毛泽东在大会上说起了海瑞的故事。

毛泽东说:“尽管海瑞骂了皇帝,但是他对皇帝还是忠心耿耿的。我们应当提倡海瑞这样一片忠诚而又刚直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

向来很注意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胡乔木,听了毛泽东的这番话,就觉得应该写一篇《海瑞骂皇帝》,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以便全党、全民都从中领会毛泽东对海瑞的评价和推崇。找谁写呢?他想起了明史专家吴晗。于是,向吴晗传达了毛泽东讲话的精神。

吴晗对明史烂熟,又是快笔头,迅即挥就《海瑞骂皇帝》一文。《人民日报》于1959年6月16日刊出此文,署名“刘勉之”——吴晗的笔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