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用人——海纳百川聚人才 3、“以夷制夷 洋人内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李嘉诚如是说:人才难求,对具备创意、胆识及谨慎态度的同事,应给予良好的报酬和显示明确的前途。

香港作家何文翔曾这样评论道:“李嘉诚成功的关键,是他融汇了中西文化的精华采用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壹周刊》在《李嘉诚的左右手》一文中还分析道:“反观一些事业上没有像李嘉诚般飞黄腾达的富豪,倘若说他们有什么缺失的话,那往往就是不晓得任用人才,以至窒碍了企业的发展。环顾香港的上市公司,虽然很多公司资产值不少,但至今始终摆脱不了家族式管理。”

在李嘉诚的管理体制中,既有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点,又兼备中西方的色彩,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长实是一家股权结构复杂、业务范围广泛的庞大集团公司,李嘉诚可以说是这一商业帝国的绝对君主,但在集团内部,却丝毫看不到家长制的影迹,它完全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

李嘉诚摈弃家族式管理,而采取将中西方的优点和长处糅合在一起的管理机制。这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引进上。李嘉诚引进人才,不拘一格,不仅重用年轻人,而且连“洋人”也不“放过”。李嘉诚的人才观是开放的,做到了中西合璧,各采其长——只要是人才,他就喜欢,不计其他,这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说明,李嘉诚经商时脑中有一套自己的人才观。像英籍人士马士民、李察信、还有布鲁嘉,都是李嘉诚重用的洋人。在1970年代以前,香港华人见了洋人(特指有欧罗巴血统的白种人),都会有“洋大人”的感觉。但是如今,香港人自信香港是东方之明珠,是全球经济最发达地区,港人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不比西方国家差。华人公司雇佣“鬼佬”(外国人)职员,理所当然。在80年代初可不同,由于百多年来洋人歧视华人的惯性,经济上开始崛起的香港人,仍存在抹不去的“二等臣民”的潜意识。那时候,雇佣趾高气扬的洋人做下属,是一件颇荣耀的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