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塑胶花——创业艰难百战多 5、前瞻眼光 寻求突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李嘉诚如是说:从前经商,只要有些计谋,敏捷迅速,就可以成功;可现在的企业家,还必须要有相当丰富的知识资产,对于国内外的地理、风俗、人情、市场调查、会计统计等都非常熟悉不可。

20世纪50年代中期,香港工业化的趋势方兴未艾,其工业制品源源不断打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香港经济的日益繁荣,在港九市区边沿及新界的新工业区,各种小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派繁荣景象。李嘉诚认真地分析了香港的塑料市场,香港的塑胶及玩具厂已有300多家,长江厂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家。在同行业中,长江厂只是步人后尘,并没有任何特色。长江厂出产的塑料玩具同别的厂家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只是在款式上有细微的变化而已。除了同行业和客户之外,“长江塑胶厂”没有人来关注。

虽然香港的塑胶制品在国际市场卖得很“火”。但仔细探究一番,由于20世纪50年代,港英政府对来港人员一概接纳,将他们作为后备劳力资源进行储备。所以,香港劳动力充足,工资低廉,故而产品廉价,这就是香港产品的优势,实在是件令人可悲的事情。

李嘉诚看得清这个形势,他知道他自己的长江厂要稳定的立足,并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要找到新的路子。李嘉诚首先看到的是,长期以来,有很多的厂子都面临这一个问题,那就是厂家为商家所左右,使厂家并不能真正面对市场,难以真正把握市场风向。长江也是一样的。长江厂创办以来,主要生产塑胶玩具和日用品。这两大类产品,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先后变化了几十款。但这大部分都是根据代理经销商的订单要求设计改型的。李嘉诚也曾想过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推出新产品左右商家,但因为太忙,风险又大,只能将这一构想暂且放在一边。虽然从事塑胶业已有7个年头了,但李嘉诚却认为自己只不过是此一行业的一个平庸之辈而已。但是又有几个人甘于平庸?何况是本来就具有不平庸天性的李嘉诚呢!这样的现状,李嘉诚当然不会满足。他盼望有一天能有一个新的突破,使长江厂从众多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独领市场**。这个时候,李嘉诚想到了国际市场。他知道要想寻求突破,就要开阔视野,放眼全球,关注国际市场塑胶业的新动向。比较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年轻时候刻苦学来的英语。有了语言优势,别的就好解决了。于是,利用英语,他开始密切的关注国际的塑胶市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